河南省2021历史模拟题及答案

文/heibian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周代冕服、弃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礼乐制度逐渐崩溃

C.齐国独立于周王室                                D.等级制度走向消亡

2.有学者认为,牛耕出现在商代而非春秋时期。依据有:殷墟妇好墓一件玉雕卧牛的两个鼻孔间有小孔相通,与穿系牛绳有关;动物考古学研究表明,殷墟遗址出土黄牛掌骨和趾骨上有因劳役而造成的病变现象;殷墟甲骨文中“物”字应释为“犁”,为牛耕之会意等。该结论(  )

A.表明考古发现最具说服力                    B.缺乏可靠的证据不足为信

C.违背商代生产力发展水平                    D.大胆创新但尚需小心求证

3.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的《工律》规定,制作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短和宽度必须相同;县和工室由有关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本身有校正工匠的,则不必代为校正。这说明秦朝(  )

A.手工业产品的质量较高                 B.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手工业均由官府所垄断                 D.重视手工业标准化生产

4.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颁布推恩令,三十多年后20个诸侯国中,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这说明实行推恩令(  )

A.反而壮大了地方诸侯势力                 B.分化削弱了各诸侯国势力

C.耗费时间长效果却不显著                 D.得到各诸侯王的大力拥护

5.宋朝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  )

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

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6.宋初期的柳永,其词作以描写都市生活著称,“凡有井水饮处,皆可歌柳词”。而北宋中后期的状元郎黄裳,其所写风雅之词“以清淡为正,悦人之听者鲜”,所以无人传唱。这一现象表明(  )

A.坊市界限打破有利于词曲流行            B.高雅文人退出了词曲创作队伍

C.时代变迁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            D.宋代词曲因脱离群众走向衰落

7.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雍正时期的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些做法意在(  )

A.加强了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权            B.使中央政府机构不断得到完善

C.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            D.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构

8.明以前,蚕桑业和植棉业主要在江南地区,长江以北很少,京畿地区则更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全国绢税共征收288546匹,其中京畿地区最高达32962匹,竞占到总数的12%。据此可知,明初京畿地区(  )

A.经济作物规模扩大                                B.新型物种不断引进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政府税收种类繁多

9.“礼拜”为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于明末在菲律宾所创,后传入中国;“星期”系中国人于19世纪末创制。最终,“星期”在书面语和共同语中替换了“礼拜”。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盲目排外心理推动

C.向西方学习的深入                                D.白话文运动的开展

10.晚清周振汉(周汉)刊印的一套反“洋教”的漫画中的一幅,这一漫画反映了(  ) 

A.漫画是反侵略宣传的主要形式              B.中国社会与西方列强矛盾尖锐

C.佛道团体成为反帝运动主力                D.知识阶层对西学的理性认识

11.下表

上表是清政府所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清政府此举(  )

A.适应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        B.违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使西学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        D.导致封建统治日益陷入危机

12.1909年,一个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写了多则咏叹,涉及报馆、高楼、电灯、银行、纸烟、打球房、马路、洋车等。这反映了,当时(  )

A.新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冲击         B.近代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封建陈规陋俗逐渐被破除         D.民主科学思想广为传播

13.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采取的土地革命政策。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A.封建生产关系具有顽固性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渐进式土地改革的合理性         D.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加深

14.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贸加速增长,向国外借款额增加,旅游业也敞开了国门,甚至同意外国以合资和其他方式直接在中国进行投资。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生动摇       B.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与外国资本和市场的依存度提高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

15.“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50项中的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50个、中部32个;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35个,其中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由此可见,该布局(  )

A.意在强化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地位        B.突出资源分布与军事需要的结合

C.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D.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16.从1979年到1982年,我国先后四次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到1984年我国银行存款余额增长了2.16倍,贷款能力增长了1.576倍。贷款对象由国营企业扩大到城镇集体及个体工商户。据此可推知,这一政策调整(  )

A.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B.深化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体现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布局                D.稳定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17.雅典政治斗争往往表现为贵族家族之间的争权。失败者常试图借助外来势力。而陶片放逐法通过公民团体的命令,将其中一方有条件地流放国外,这使失败者的被流放不是源自政治对手而是源自雅典公民的选择。这表明陶片放逐法(  )

A.利于雅典政局的相对稳定                    B.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C.蕴含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D.有力地削弱了雅典贵族势力

18.1348 年,黑死病传遍欧洲,给整个欧洲毁灭性打击。佛罗伦萨如地狱一般,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这一变化(  )

A.使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     B.促使人文主义思想的加速到来

C.体现了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     D.导致了欧洲商路中心向西转移

19.14世纪的人文主义原本具有反对神学的倾向。17世纪后期,英国的洛克将人文主义发展为强调天赋人权、自然权利、经济自由,把重点放在了研究人的权利上,从而形成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英国的兴起反映了,英国(  )

A.天主教势力的衰落            B.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C.极力抢夺世界市场            D.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20.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马布里描述道:“岛上渺无人烟,天空晴朗,万顷碧波舒人心脾,它吸引我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这表明,马布里(  )

A.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存在弊端        B.主张开展无产阶级革命

C.强力抨击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极力鼓动资产阶级革命

21.下图是1688—1841年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情况。图中现象反映了英国(  )

A.代议制政体得到不断完善          B.对外侵略扩张活动的加剧

C.农业产量呈不断下降趋势          D.工业化引起经济结构变化

22.列宁曾说:“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即应当怎样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依据这一观点,苏俄(联)(  )

A.加快对农业的改造进度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恢复了商品流通和交换         D.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体制

23.1947年,美国政府官员邦迪指出,“尽管大国通常都不希望看到其他大国或国家集团出现,但美国还是全力支持西欧的统一,其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当前与苏联的竞争中,美国和西欧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这一言论说明(  )

A.西欧一体化有助于美国实施冷战       B.一体化的西欧外交由美国所操控

C.苏联强大威胁了美国与西欧国家       D.美苏对峙推动西欧开始了一体化

24.下图漫画讽刺了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该漫画旨在说明(  )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        B.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

C.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        D.美国全力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建立与印度的通讯,英国需要铺设一条伦敦与加尔各答之间的电报线路,而这条线路必须经过一段伊朗和土耳其之间长期存在争端的领土。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政府介入了这场领土争端,并向双方施加压力,最终英国促成了电报线路的铺设……有的英国电报线路穿越非英国领土,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英国铺设了缺乏经济价值的远距离电缆,此外,力图将电缆通过的领土置于自身的控制之下。在1882年征服埃及的过程中,寻求电报安全的目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一军事行动中,东方联合公司积极支持英国将埃及变成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摘编自袁伟华《通讯技术在大国战略中的作用》

材料二  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请设电线(注:即电报线路)之态势,清政府并未示弱,而是针锋相对,与之展开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较量。此间,清政府在一定范围内可说是实行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政治总动员,并根据传统治国理念及新近传入的西方近代思想,制订出“力为设法阻止”的应对方略,取得清廷内外、朝野上下口径及行动的一致,为最终抵制列强的企图奠定坚实的思想及组织基础。此构成清政府与列强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合作”的一面,从而展示出这一时期中西关系中非同“常态”的历史景状,并提示对维护信息控制领域的完整性,清政府的态度是何等坚决。较量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列强可在中国领海铺设海线、但线端不得上岸、“庶界限分明”的格局。

——摘编自夏维奇《历史的另面: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的较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九世纪英国铺设国外电报线路的历史背景及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应对列强要求铺设电报线的态度及措施,并简述其影响。(9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在铺设电报线路方面有何差异。(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仁君,以救民于水火。而这种呼唤的表征便是“尊刘抑曹”。在仁政、民本思想的发展链条中,《三国演义》又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即上承先秦以来的行仁政,恤士民,民惟邦本,反对残民暴政思想,下启清初黄宗羲、王夫之乃至近代梁启超、康有为等人谴责视天下人为一人之产业的独裁暴君,批判封建专制、倡导民主、改良的思想。过去强调君为民设,要求“修己安人”,《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军阀混战,在民不堪命时,人们渴望解民倒悬之君。君之设不仅仅是“修己”而“安天下”,而是要于乱世之中给民以生息,老百姓期待着这样的君主出现。

                                       ——摘编自段庸生《<三国演义>与民本思想》

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实史依据。)

 

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可见,亦由民智已开,不可遏制。”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也不能不说是维新派的远见卓识。早期革命派通过集合演讲、文字宣传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向属于“下等社会”和“中等社会”的广大人民宣传其革命思想。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旧教育进行改革,并从7月开始重新规划学校系统。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指出:清末的教育宗旨中,“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至此,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

——摘编自李韧青《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教育改革意义。(8分)

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李广(?-前119年),陇西人。文帝时,匈奴进扰萧关,李广“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叛乱,李广率部讨伐吴楚军,夺得敌军战旗,“显功名昌邑下”。李广驻守上郡时,曾率近百轻骑与匈奴数千骑遭遇,他布疑兵,进到离匈奴二里才止步。匈奴“见广,以为诱骑,皆惊”,双方对峙至夜半,“胡皆引兵而去”。后李广转为边境多郡做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匈奴称呼他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李广待人宽厚和气不苛刻,治军及其简单省事,“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士卒自主快乐,“咸乐为之死”。武帝时,随卫青出击匈奴,因迷路失期被追责,自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

——摘自《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广的历史贡献。(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李广的英雄形象。(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DBA  6-10 CAAAB

11-15 AABCB 16-20 AABDA

21-24 DCAC

二、非选择题

25.(25分)

(1)背景:①工业革命完成,英国为开拓市场要加强与殖民地(印度)的联系;②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原有通讯方式不能满足各地加强联系的需要;③英国在亚非控制了广阔的殖民地(或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影响:①密切了英国与殖民地的联系(加强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②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③客观上为殖民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④刺激了英国对地区事务的干涉;⑤推动英国新一轮的殖民扩张行动。(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2)态度:坚决抵制列强的要求。(1分)

措施:①动员各方力量形成抵制的组织基础。②从中国传统理念和西方近代思想中寻求理论依据。(每点2分,共4分)

影响:①维护了国家主权;②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自主”(不合作)的国际形象;③形成“界限分明”的通讯格局;④为日后中国自办电报预留出空间;(任答1点,2分)⑤但也迟滞了中国近代通讯业的发展;不利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任答1点,2分)

(3)差异:①态度:英国:积极推动铺设电报线路(2分);中国:最初抵制铺设电报线路(2分)。②目的:英国:控制殖民地(2分);中国:抵制侵略(2分)。

26.(12分)

示例一 论题:《三国演义》发展了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

阐述:春秋以来,孟子、董仲舒、朱熹等儒学代表人物提出了行仁政、恤士民、民惟邦本等主张,这些是君为民设的观念,要求君主“修己安人”。但是,成书于元明之际的《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要求君主于乱世之中给民以生息,促进社会发展。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强调的是保民、为民、重民,《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崇尚并高扬人的主体自觉和独立的人格意识,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如刘备在经历多次失败,起用诸葛亮时慨叹“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因此,《三国演义》顺应时代的需要,推动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自古以来,暴政、残民、损民的统治必然不得人心、走向败亡。

阐述:战国时期,诸侯抢夺人口、土地、互争雄长,思想家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分别提出“仁政”“仁义”“兼爱”“无用”等主张,反对战争,反对暴政。它代表了民众的愿望,还成为一种进步社会思潮推动了战国从分裂走向统一,从混战走向安定。秦朝灭六国之后,出人头税重之外,秦始皇连年征发徭役和兵役,修建骊山墓、阿房宫、万里长城,使民众疲于奔波。于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刘邦、项羽在农民战争中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类似的还有隋的兴亡。

因此,残民损民的暴政统治是不得人心的,只有仁政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27.(15分)

(1)背景:民族危机加重,应对危机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希望革新体制;中外交流频繁,民主自由思想传播。(7分)

(2)意义:对教育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力图建立国民教育;有利于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确立;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8分)

28.(15分)

(1)贡献:抗击匈奴侵扰,缓解汉朝北部边患;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长期驻守边疆,保卫人民生产生活。(7分)

(2)形象:精于骑射;作战勇猛;足智多谋;宽厚仁义;治军有方;勇于担当;为官清廉。(8分)

小编推荐

1.历史地理生物可以考什么大学 有哪些推荐

2.河南综合类大学排名及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3.2024年浙江省Z20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4.2024年浙江省Z20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5.2024年浙江省Z20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6.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各科试题和答案汇总

7.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8.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和答案解析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24-12-23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和答案解析

24-12-23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政治试题和答案解析

24-12-23

2024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4-12-19

2024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4-12-19

2024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12月联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24-12-19

湖南九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4-12-19

湖南九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