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小编整理了高三地理考试试卷分析报考,供参考阅读。
一、试题特点
1、学科特点鲜明,揭示学科内涵。
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与城市知识,注重学生从表格数据获取信息判读甲省的人口问题。3、4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并分析成因,天气异常的原因分析,图文资料设计,其设问精巧灵活。5、6题考查工业区位。7、8题考查产业结构及环境问题,要求学生能从结构图中分析判断出正确答案。9、10题考查香水百合开花季节。11题考查时间计算问题。
选择题图像,图文信息丰富多样,设问重视揭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强调知识,技能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等能力得到了有效考查。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必考题,能紧扣区域主题,注重理性分析。
36题围绕宁夏枸杞生产优势气侯条件,沙湖没有干涸,且面积还有扩大趋势原因,从地理学评价银川市郊建一个大湖泊是否合理。设计题目,图文并茂,既考查学生从文字和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又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选作题,关注现实问题,倡导学以致用。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设计,注重结合图文资料,思考现实问题,其设问分别为,分析西安市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分析广西镉污染事件危害较大的原因及水电站在这次污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试题设计取材鲜活,贴近现实,有助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地理问题和感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倡导了学以致用的学风。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效的答题技巧。如,36题第1问,能从气侯要素。如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做答。选做题旅游条件的评价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模板,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思路。
2、学生能够分析判断出题目考查的能力。如36题第2小题,学生能从题干中审清题目的要求,在干旱沙漠区,湖泊没有消亡,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原因。
3、有个别同学也会评价某种地理现象的合理性问题。如36题第3小题。
4、相当一部分同学已掌握了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能力,并分析探究原因的能力。如第1、2小题,但不能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准确描述。
5、有部分同学也会论证,探讨事物的能力。如37题第3小题。
三、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严密。例如第36题第1小题,要求答宁夏枸杞生产的优势气侯条件,相当一部分答成了灌溉地形条件。
2、描述地理事物能力不强,没有记住答题模式。如墨西哥高原的地形特点。
3、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
4、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不够。
5、探讨分析地理事物成因能力差。
【高三怎么复习最有效?看《高考读文库》掌握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淘宝搜索《高考读文库》购买】
本次地理月考评卷工作,已圆满结束。现对本次考试的试题及试卷做一些分析和总结,仅供各位任课教师参考。
一、对试题的分析
经过全体评卷教师认真研究讨论分析,对本份试题基本上达成以下共识:
1.本份试题主要考察区域地理知识,在考察区域地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考察地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考查学生利用经度纬度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如1~3题利用经纬度和岛屿形状进行定位,8~9题、18~22题、23~25题都属于此类问题,空间定位是高考考察的基本能力之一,往往因为空间定位错误而导致连锁错误。
(2)考查学生利用图表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如5~7题表中给出四个国家的耕地、林地、草地的数据,要求学生判断所属国家。
(3)考查学生对区域图的判读、分析与解答能力,如10~13题、26题、28题、30题,此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熟练掌握区域地图轮廓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然后才能准确解题做答。
(4)通过填表考查学生对我国三种季风气候的比较分析能力(27题),考查学生对亚马孙河不同水文特征及成因的比较分析能力(29题)。
2.总体看,本份试题考察基础知识,突出地理能力,瞄准高考目标,覆盖面较广,题型灵活,形式新颖,既具有高考题的风格,又有所创新,确实不失为一份质量较高的好题。这从综合题学生得分情况就可以看出来。做为阶段考试,瞄准高考大目标是没有错的,但更要考虑到如何有利于教学,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还要学习半年多才要高考,毕竟不是最终的选拔考试。
二、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卷面看,问题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识记不准确,出现知识漏洞,表现:
①对外国地名记不准确,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当一部分同学记不住或记忆模糊
②对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没有记住回答不出来。
③都知道季风气候的优势是雨热同期,但对季风气候的缺点相当一部分同学达不出来。
原因分析:教师在教学当中没有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去记忆,巩固基本知识,学生在最后的阶段复习中查缺补露工作也做得不够好。
2.问题表述不清,不准确,含糊其词,表现:
①对地理概念理解错误,如将铁矿资源写成钢铁资源
②对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不能区分,尤其冬季特征
③北欧之所以出现酸雨是因为西南风,相当部分同学只表述为盛行西风
原因分析:教师在平时教学当中,对那些重点难点强调不够,重点难点强化训练也不够。
3.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及成因分析错误,表现:
①对亚马孙河的流量、含沙量、水位变化、冰情、航运价值解释错误
②对南极大陆降水少的原因解释不够准确或错误
③对法国南部为什么盛产葡萄酒解释不清
④对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分析不全面,抓不住重点
原因分析:同上所述,问题亦出在平时教学当中,知识落实不到位,学生对地理特征、分布规律及地理成因等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表面理解而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
小编推荐:高三地理逆袭方法
4.读图能力差,不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对题意理解错误,问题解答错误。反映了学生对区域知识不熟悉。
5.审题不清的原因,如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形成降雨的基本条件,必要条件;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最主要因素,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的限制条件,优势条件等,一旦出现审题错误,必将导致整个解答错误。
出现4、5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平时强化训练不够。
三、应对问题的教学策略及措施
在试卷中出现的上述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和平时教学是分不开的,或者说试卷中的问题,正是教学中问题的暗影、漏洞的表现。因此,在教学当中,必须制订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一些相应的教学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1.加强基本知识教学,对识记性的基础知识,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记忆时间,让学生把基本知识记住,背会。如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规律等,必要时可采取强化手段强化记忆如默写、默画。
2.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分布规律、地理成因课堂上一定要讲清,且要反复讲,经常讲。可针对性多做一些强化训练题,通过强化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加深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深度。如南极风力强、降水少的原因;北欧酸雨严重的原因;辽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区位的条件;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气候特征等都应在平时予以落实。
3.学生表述不清的内容,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对知识理解不清,也可能是因为学生语文方面的问题,故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对策。
4.平时教学当中,应不断加强读图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图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复习当中,要不断强化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表述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题意思路、正确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2024年浙江省Z20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4.2024年浙江省Z20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5.2024年浙江省Z20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6.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各科试题和答案汇总
7.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8.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和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