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美国杜兰大学合作举办的能源管理专业硕士项目(2+0模式)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能源经济与管理领域高端人才。以下从项目背景、培养特色、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及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该项目由两所顶尖高校联合打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UCASS)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强大的政策研究与理论创新优势,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则以能源金融与风险管理领域的卓越教学闻名(其弗里曼商学院为AACSB认证成员)。合作双方整合资源,采用“2+0”模式(国内完成全部课程),学生无需出国即可获得杜兰大学硕士学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可认证),显著降低留学成本。
1.学历条件
申请人需持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学历及学位(应届生需在入学前取得),专业背景不限,但经济、管理、理工科相关专业申请者更具适配性。
部分优秀大专学历者可通过额外审核获得报考资格,需提供至少2年相关领域工作证明。
2. 语言能力
英语成绩需满足以下任一标准:
托福≥85分或雅思≥6.5分(单项不低于6.0);
通过杜兰大学语言内测(针对无语言成绩者);
英语国家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可申请豁免。
未达语言要求者可参加预科英语培训,通过考核后入学。
3. 工作经验
优先录取具有能源、金融、环保等行业工作经验的申请者(1年以上相关经验者综合评估加分)。
应届生需通过学术潜力评估,包括科研经历、竞赛获奖等证明材料。
4. 申请材料
必交材料:中英文简历、个人陈述(500字以上职业规划)、推荐信2封(学术或职业推荐人)、本科成绩单(中英文公证)、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补充材料:GMAT/GRE成绩(非强制但建议提交)、发表论文或专利证书等。
5. 考核流程
初审:材料审核(重点评估学术背景与职业匹配度)。
复试:中英文面试(含专业知识、英语表达、案例分析等环节),通过率约40%。
1. 国际化课程
采用杜兰大学原版课程体系,全英文授课(部分课程配备中文助教),核心课程包括:
能源经济学(Energy Economics)
能源投资与风险管理(Energy Risk Management)
电力市场建模(Electricity Markets)
碳交易与气候变化政策(Carbon Finance)
2. 双导师制
每名学生配备中方(社科院能源政策专家)与外方(杜兰大学教授)双导师,指导学术研究与实践项目。
3. 实践模块
定期组织参访国家能源集团、BP中国等企业;
每年举办“中美能源论坛”,学生可参与行业峰会与案例竞赛。
总学费25万元(分两年缴纳),含教材费与部分学术活动费用;
设立“卓越奖学金”(最高减免30%学费),依据入学成绩与面试表现评定;
合作企业提供专项助学金(如中石化“绿能未来”计划)。
毕业与认证
修满36学分且GPA≥3.0可获杜兰大学Master of Management in Energy学位;
学位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国(境)外学历认证,效力等同于国内双证硕士。
毕业生主要就职于:
国际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
能源企业:国家电网、壳牌、新能源上市公司;
金融机构:能源期货交易所、绿色投资基金;
政府部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地方能源局。
据官方统计,近三年毕业生平均起薪18万元/年,30%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提前批:2025年3月1日-5月15日(优先面试资格);
常规批:2025年5月16日-7月31日(招满即止);
开学时间:2025年9月(北京校区报到)。
该项目适合希望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职场人士,以及有志于投身碳中和相关政策的学术研究者。申请者需提前准备语言考试与职业规划材料,建议通过社科院大学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UCASS-SGE)获取最新招生动态。
更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美国杜兰大学能源管理专业2+0硕士招生要求”及其他院校资料电脑端可点击左侧蓝图“咨询”和手机端客户在右下方可直接在线“立即咨询”老师或电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