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伏天的起止日期: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共10天;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共10天;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共10天,三伏天不是随便定的,老祖宗用“夏至三庚数头伏”来推算。2025年夏至是6月21日,第三个庚日在7月20日,所以初伏从这天开始。
1、初伏时间
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此时刚进入三伏,气温逐渐升高,但尚未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不过,由于空气湿度开始增大,人体会感觉闷热难耐。以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例,初伏期间日平均气温可能会达到3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会超过35℃。
2、中伏时间
2025年7月30日-8月8日,共10天。中伏阶段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2025年中伏长达20天,高温天气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半球,地面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热量不断积累,导致气温持续攀升。很多地区在中伏期间会出现连续的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可能超过38℃,甚至达到40℃以上。
3、末伏时间
2025年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末伏阶段虽然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但仍然处于高温状态,民间有“秋老虎”的说法。此时昼夜温差可能会逐渐增大,白天依然炎热,但早晚相对凉爽一些。不过,部分地区在末伏期间仍可能出现高温天气,日平均气温可能维持在30℃左右。
这是因为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太阳光首先加热地面,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把热带给空气。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有大约10吨的空气可以储存大量的热,这就使地表的温度不会太高。到了晚上,这些热量又使地表的温度不致过低。入伏后,地表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不断累积,因此一天比一天热。在三伏天,35摄氏度的高温司空见惯,40摄氏度的酷热也时常出现,高温日数较多。
北方的干热主要与北方大陆暖脊控制下的大陆变性高压有关。但是,一旦大气环流有暖湿的气流输送到北方地区时,北方同样会出现高温高湿的天气,让人汗流浃背。比如在“七下八上”时期,北方地区降水增多,一定程度上缓解此前的干热天气,但是在水汽的加持下,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会显著增加,此时北方的热也变成了闷热。
南方地区的高温天气一般与副热带高压紧密相关。副热带高压内部下沉气流抑制了云雨发展,伴有下沉增温作用,加上湿度大,因此人们感受到的是闷热。气象要素上的反映就是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差较小,一般在5摄氏度以内,湿度在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