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信息,2025 年山东高考录取结果从7月12日起陆续可查。各批次具体查询时间如下:本科提前批:第一次录取结果于7月12日公布,第二次录取结果于7月15日公布。本科常规批:第一次录取结果于7月22日17:00 公布,第二次录取结果于7月30日公布,第三次录取结果于8月2日公布。
时间 | 工作内容 | 备注 |
6月26日前 | 公布夏季高考、春季高考成绩;公布各类相关分数线。 | |
6月28日至7月7日 | 开放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适用于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提前批(平行志愿部分)第1次志愿、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和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 | |
6月29日 (9:00—18:00) | 填报普通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含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 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仅限技能拔尖人才填报)第1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1日至7日 | 普通类提前批军事、公安、定向培养军士生等院校组织面试、体检。 | |
7月5日至7日 (每天9:00—18:00) | 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和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均为本科计划);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12日 | 公布普通类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12日 | 公布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计划; 公布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2次志愿计划。 | |
7月13日 (9:00—18:00) | 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 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2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16日 | 公布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体育类提前批和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2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19日 | 公布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19日 | 公布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计划。 | |
7月19日至20日 | 开放志愿辅助系统(适用于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和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 | |
7月20日 (9:00—18:00) | 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21日 | 公布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录取控制分数线。 | |
7月22日 | 公布普通类特殊类型批、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22日 | 公布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计划。 | |
7月23日 | 公布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23日至26日 | 开放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适用于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和春季高考专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 | |
7月24日至26日 (每天9:00—18:00) | 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含剩余本科计划和所有专科计划);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含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30日 | 公布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含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30日 | 公布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计划。 | |
7月30日至31日 | 开放志愿辅助系统(适用于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和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 | |
7月31日 (9:00—18:00) | 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8月2日 | 公布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录取结果。 | |
8月3日 (9:00—18:00) | 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双录取学生选择确认。 |
2025年山东高考各批次录取结束后,一般在一周内发放录取通知书,考生收到通知书的时间因批次和邮寄距离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山东本地考生大约在寄出后3-5天收到,外省考生需5-10天,偏远地区可能延长至10天以上。
录取结果中的录取院校和专业可以更改吗
根据《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百问百答 (2025 版)》说明,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不允许修改、放弃已填报的志愿,也不允许高校以考生放弃志愿或录取资格等理由退档。因此,正常情况下,录取结果中的录取院校和专业不可更改。但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可参考以下处理方式:
信息错误:若因个人信息错误导致被录取到错误专业或学校,应立即联系录取高校招生办公室,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更正。
录取过程存在违规行为:若认为录取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舞弊、欺诈等,应收集证据,向教育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举报,寻求法律救济。
与高校协商:若因个人意愿改变,希望转至其他学校或专业,需先了解目标学校或专业的录取政策及转学规定,再与当前录取高校协商,看是否能达成双方同意的转学协议。不过这种情况操作难度较大,且通常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如高考成绩需达到目标学校专业的当年录取分数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