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在浙江招生代码为:1334。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代码为:024、录取最低分为641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为:006、录取最低分为650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为:001、录取最低分为657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为:003、录取最低分为646分,法学专业代码为:018、录取最低分为647分,对于2025年有意报考华北电力大学的浙江考生来说,了解华北电力大学的招生代码和专业代码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
院校招生代码 | 学科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最低分 |
---|---|---|---|---|
1334 | 综合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021 | 640 |
1146 | 综合 | 水利类 | 032 | 644 |
1334 | 综合 | 网络空间安全 | 028 | 640 |
1334 | 综合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006 | 650 |
1146 | 综合 | 电子信息工程 | 003 | 654 |
1334 | 综合 | 工程造价 | 015 | 624 |
1334 | 综合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030 | 642 |
1334 | 综合 | 社会工作 | 020 | 635 |
1334 | 综合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024 | 641 |
1334 | 综合 | 机器人工程 | 026 | 646 |
1146 | 综合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002 | 662 |
1146 | 综合 | 碳储科学与工程 | 031 | 648 |
1146 | 综合 | 公共管理类 | 026 | 646 |
1146 | 综合 | 工程管理 | 018 | 635 |
1146 | 综合 | 网络与新媒体 | 025 | 646 |
1334 | 综合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22 | 640 |
1334 | 综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004 | 645 |
1334 | 综合 | 机械工程 | 009 | 635 |
1334 | 综合 | 自动化 | 025 | 647 |
1334 | 综合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008 | 633 |
1146 | 综合 | 供应链管理 | 021 | 640 |
1146 | 综合 | 能源动力类 | 022 | 649 |
1146 | 综合 | 核工程类 | 023 | 641 |
1334 | 综合 | 应用物理学 | 023 | 637 |
1334 | 综合 | 通信工程 | 002 | 645 |
1334 | 综合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005 | 642 |
1334 | 综合 | 法学 | 018 | 647 |
1334 | 综合 | 会计学 | 016 | 631 |
1334 | 综合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003 | 646 |
1334 | 综合 | 智能制造工程 | 010 | 636 |
留意体检和外语要求:注意华北电力大学各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和外语语种要求,如医学类专业对色盲、色弱有限制,非外语类专业主要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等,避免因不符合要求而被退档。
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批次中,服从专业调剂可降低退档风险,但需权衡是否接受调剂专业。
选科要求:理工科专业普遍要求“物理+化学”,文科专业无限制,需结合自身选科填报。
合理规划志愿顺序:根据“冲、稳、保”的志愿填报策略,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将自己心仪且录取概率相对较高的专业放在前面冲一冲,选择录取概率相对稳定的志愿填在中间,最后用录取概率较大的志愿来保底,以提高整体录取的满意度。
特殊类型招生:若报考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需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如竞赛证书、个人陈述),并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曾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企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5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