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不可以转专业根据学校招生政策不允许转专业(类)的,如艺术类专业(类)、校内二次招生项目、国际联合办学项目等学生。中韩新媒体学院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门负责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的校内管理机构和教学单位。
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的最新转专业政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转专业存在严格限制。
一、转专业基本限制
政策明确禁止
根据学校规定,除国际旅游学院学生外,其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国际联合办学)学生不得申请转专业。这一限制在多个政策文件中被反复强调,包括《本科生调整修读专业管理办法》及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说明。
国际旅游学院的例外
国际旅游学院的中外合作学生仅允许在本学院内部调整专业,不可跨学院转专业。例如,从旅游管理(中外合作)转至同学院的酒店管理(中外合作)专业。
二、转专业流程与条件(仅适用于普通专业)
尽管中外合作学生无法转专业,但学校整体转专业政策可作为参考:
申请时间
每学年第二学期前四周集中申请,大一学生为主。
考核标准
成绩要求:已修课程无不及格,成绩积点≥3.0(普通专业要求)。
考试科目:经济/管理类考微积分+英语;法学/人文类考大学语文+英语。
综合评分:按已修课程均分(40%)+转专业考试成绩(60%)排序录取。
转入名额
各学院转入计划提高至同届人数的10%-15%(2023年政策调整后)。
三、中外合作学生的替代方案
若因特殊原因需调整专业方向,可考虑以下路径:
国际旅游学院内调整:符合要求的学生可在本学院内选择相近专业。
辅修或双学位:部分学院开放辅修项目,可补充其他专业技能。
升学转专业:本科毕业后通过考研或留学调整专业方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否要出国,取决于具体的办学模式,常见的模式有"2+2""3+1""4+0"等。
"2+2"模式:前两年在国内学习,后两年到国外合作院校完成学业,毕业后获得双方学位。
"3+1"模式:前三年在国内,最后一年出国,毕业后同样获得双方学位。
"4+0"模式:全程在国内学习,引进国外课程和师资,毕业后获得国内学位,有时也可获得国外学位。
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的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生可以选择"4+0"模式,全程在国内完成学业;也可以选择"2+2"或"3+1"模式,即在国内学习几年后,再到国外合作院校学习几年。
另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罗马一大法与经济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有双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法与经济学"和单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比较法与欧洲法""认知法庭科学"。学生原则上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学习,修读期间可申请前往罗马第一大学学习,赴意时间由合作学校根据培养方案共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