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是许多考生在面对成绩不理想时的一种选择,但复读并非没有门槛。2026年北京市高考复读政策依然存在诸多限制,这些限制涉及复读资格、复读途径、高考录取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政策,对于有复读打算的考生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复读生需要具备北京市户籍,且必须持有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在高考报名确认时,招办会要求考生提供高中毕业证明,若无毕业证则需提供同等学力证明,如学时证明等。
此外,复读生需在高考结束后的一年内,即2025年高考结束后至2026年9月1日前,向所在学校或县级教育考试机构提交复读申请,逾期将不予受理。
根据教育部及北京市的规定,公立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或招收复读生插班复读。复读生只能选择私立学校或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复读。这意味着复读生需要自行联系专业复读机构,且可能会面临较高的学费负担。
部分学校和专业不招收往届生。例如,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陆军军医大学等高校明确不招收复读生。
在同分录取时,部分地区规定复读生的录取顺序会排在应届生之后。不过,北京的复读生可以和应届生一样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录取,重大竞赛获奖在复读时也同样有效。
复读生的学籍通常会放在户籍所在街道的社保所或人才中心。考生可以到街道询问具体存放方式。待高考录取后,考生去高校报到时,可从街道或人才中心取出纸质学籍,带到高校,交由学校放入档案袋。
在新一年高考报名时,复读生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需回户籍地参加高考,报名材料包括身份证原件、户口本、高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