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高考的大幕落下,本科录取率及录取人数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本科录取率不仅直观反映了考生升入本科院校的难易程度,更是衡量教育资源分配的关键指标,2025广西高考本科录取率暂未公布,预计在40%左右,本科录取人数可能达到17万人。
2025年广西高考本科录取率预估在36%-45%区间。从招生计划看,部分院校有扩招趋势,像广西科技大学扩招1,103人,玉林师范学院扩招1,091人,这对本科录取率提升有一定助力。然而,也有院校缩招,如梧州学院缩招509人、南宁师范大学缩招661人,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录取率。
若按照较低的36%录取率计算,2025年广西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在70.2万至70.4万人之间,实际参考人数约38.9万,那么本科录取人数约为13.98万人。若录取率达到45%,本科录取人数则约为17.51万人。
高考录取受多种因素影响,最终本科录取率与录取人数,还得以官方发布为准。
本科录取率影响区域内本科层次人才的供给量。录取率较高的地区,拥有本科学历的劳动力比例相对较高,可满足社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推动产业升级
录取率波动明显
2020-2024年,广西本科录取率在32%-47%区间波动。2020年实际参考人数约30万,本科录取率约35%;2021年参考人数约40万,录取率跃升至44.44%;2022年参考人数44万,录取率回落至32%;2023年参考人数46万,录取率回升至43.8%;2024年参考人数38.9万,录取率达47.46%。
学科分化加剧
物理类与历史类录取率差距持续扩大。2024年物理类录取率达56.2%,历史类仅25%以下。以广西大学为例,2025年物理类招生占比86%(3,028人),历史类仅377人,学科倾斜导致历史类考生“402分难上公办本科”。
区域与城乡失衡
教育资源高度集中于南宁、桂林等城市。2024年南宁示范性高中物理类本科上线率超70%,而粤东西北地区普遍低于30%。专项计划实际受益有限,2025年国家专项物理类分数线超本科线91分,历史类超63分,实际录取率不足7%。新增公办本科院校(如广西工业学院)扩招5,000人,但主要投向理工科,对历史类考生帮助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