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与德国汉堡大学合作举办的“2+0”硕士项目,是两校基于法学教育国际化需求共同设计的高端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允许学生在国内完成全部课程,无需赴德即可获得德国汉堡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兼具学术权威性与实践便利性。以下从项目背景、报考条件、培养特色及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该合作项目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领域的顶尖学科实力(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获评A+),结合汉堡大学作为欧洲百年名校的国际化资源(其法学院在欧盟法、国际商法等领域享有盛誉),旨在培养精通中欧法律体系的复合型人才。项目采用“2+0”模式,即两年全日制学习均在中国政法大学完成,课程由两校教授联合授课,学生毕业时可获汉堡大学法学硕士学位(LL.M.),证书与在德本土学习所获完全一致,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1. 学历要求
申请人须已取得学士学位(应届生需在入学前取得),专业背景不限,但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申请者优先。
非全日制本科或专升本学历者需提供学位网认证报告,且需通过汉堡大学招生委员会单独审核。
2. 语言能力
英语水平:雅思6.5分(单项不低于6.0)或托福90分(部分课程接受大学英语六级500分以上,但需加试法律英语笔试)。
德语非必需:课程以英语授课为主,但选修模块涉及德国法课程时,建议具备A2级基础德语能力(需在第二学期前提交证明)。
3. 学术能力证明
需提交本科阶段成绩单(GPA建议3.0/4.0以上),核心课程如法理学、宪法学等成绩优异者更具竞争力。
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要求:2000字左右,需明确研究方向(如国际商法、欧盟数据保护法等),并由两名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推荐。
4. 其他材料
个人陈述(PS)需突出跨文化学习能力与职业规划;
有法律实习、模拟法庭竞赛或科研项目经历者需提供证明文件;
部分申请者可能需参加线上专业面试(重点考察法律逻辑与英语表达能力)。
1. 双导师制
每名学生配备中德两位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导师负责中国法模块指导,汉堡大学导师主导欧盟法、国际法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需用英语撰写,并通过两校联合答辩。
2. 课程模块
核心课:欧盟法基础、国际商事仲裁、比较宪法等;
选修课:德国刑法专题、人工智能与法律、中欧投资协定研读等;
实践课:定期组织参访国际律所、参与跨国企业合规案例研讨。
3. 费用与奖学金
2025年学费为12万元/年(含教材费),较赴德留学节省约40%成本。成绩前10%者可申请“中欧法律人才奖学金”(最高减免50%学费),另设“国际交流专项基金”资助优秀学生参加汉堡大学暑期课程。
毕业生可同时获得两校校友资源支持:
国内路径:优先进入红圈所涉外业务部、跨国企业法务岗(如华为、宝马中国);
国际路径:凭借汉堡大学学位优势,可申请德国律师执照或攻读欧盟高校博士学位;
政策倾斜:部分省份将该项目纳入“涉外法治人才专项计划”,在公务员招录中单设岗位。
注意事项:
2025年招生截止日期为3月31日(以官网公告为准),需提前4周完成APS审核(适用于中国学历认证);
项目不接受调剂,但允许二次申请(需重新提交材料)。
(注:以上信息综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及汉堡大学法学院官方说明,具体条款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更多“2025中国政法大学与德国汉堡大学2+0硕士报考条件”及其他院校资料电脑端可点击左侧蓝图“咨询”和手机端客户在右下方可直接在线“立即咨询”老师或电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