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1、依据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当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通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德智体美,择优录取。
2、录取专业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填报我校各专业志愿的具体情况,确定一定的分数级差。所有投档考生按考分排队,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降低一个分数级差录取进第二个专业志愿。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相应专业。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做退档处理。
3、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挡,但录取进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高考成绩总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考生和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
4、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的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考生一视同仁。
5、录取以下十一个专业时只招男生《港口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港口电气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港口机械应用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港口工程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6、外语考试类别: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种不限。但新生入学后我院公共外语为英语,其他小语种考生须改学英语。
7、按照国家海事局规定航海技术专业要求双眼裸眼视力4.7(0.5)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9(0.8)及以上;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要求双眼裸眼视力4.6(0.4)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8(0.6)及以上,无色盲、色弱,心肝脏正常,身高1.60米以上的男性。
8、录取结果的公布渠道:招办咨询电话,学院招生信息网,录取通知书等。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集装箱运输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 |
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 |
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会计信息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智能物流技术(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汽车智能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安全技术与管理(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安全类 |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表演艺术(专科) | 文化艺术 | 表演艺术类 |
应用韩语(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语言类 |
社区康复(专科) | 公共管理与服务 | 公共服务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国际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经济贸易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 | 财经商贸 | 经济贸易类 |
应急救援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安全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软件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数控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建筑消防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备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油气储运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石油与天然气类 |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关务与外贸服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经济贸易类 |
空中乘务(专科) | 交通运输 | 航空运输类 |
轮机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航海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由交通部于1975年建校,现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省港口集团主办,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1000余亩,现面向全国26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14000余人。
一、校港一体、工学结合,坚守港航特色办学之路
学院主办方山东港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的殷殷嘱托,勇担企业办学主体责任,以“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担当,构建起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1+4+12+N”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五个国际领先”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先后投入17亿元建设港湾学院新校区,调拨价值1.2亿元港口设备支持学院开展实践教学,为培养港航人才提供高能级平台和重要保障。
学院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以“服务全国港航业,融入区域经济”和“校港共融共生,产教深度融合”为重点,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实现了“学习工作化、实训实境化、学生职业化”,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了“双主体、融合式、规范化”的企业办学模式。现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高职示范院校、山东省优质院校和青岛市品牌院校。
二、立德树人、深耕港航,搭建独具特色育人模式
学院坚守港航特色育人之路,系统推动“振超精神”“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港口文化理念等融入教学,提出了“培养现代理性职业人”的养成教育新理念,创建“三课堂、模块化”养成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一日生活制度化、学生行动军事化、教学秩序规范化、课外活动群体化”,培养学生过硬的服从意识、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毕业生赢得用人单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口碑,学生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8%以上,被誉为港口工人的“黄埔军校”。
推进课堂革命,推行工艺流程真实化、实践教学现场化、教学管理企业化、实训项目综合化“四化合一”育人模式。建设校内“无水港口”,把集装箱轮胎吊、门座式起重机等重型码头前沿设备引入校园,把理货现场中控系统、商品车智能转运AGV系统等中枢操控设备搬入课堂,将“连钢创新团队”研发的自动化码头“氢+5G”、AGV循环充电等12项全球首创技术纳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码头业务零距离。
校港协同制订《双师教师建设管理办法》,聘任179名先模人物、大国工匠为客座教授、产业教授,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45个。学院港航类专业专任教师超过90%有港口一线工作经历,近年学院与港口100余名干部进行了交流任职。
三、以产定教、以教促产,创新科教融汇共荣生态
学院围绕智慧、绿色、低碳、高效的港航业发展需求,以构建“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为目标,聚焦港航新质生产力,加快“数字化+专业”建设,打造了港口机电、港航管理、航海技术、数字商贸等十大专业群,共42个专业,按照“以群建院”思路成立了智慧港口学院、现代航海学院、港航物流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国际商贸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7个二级学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加快“市场性+适应性”改革,新增应急救援技术、油气储运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11个行业产业急需、新兴紧缺专业,形成了以涉港涉海专业为支撑、重点面向港航及关联产业的“港航并重、水陆并举”的专业建设格局。
学院适应港航业智慧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趋势,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挥国家“自动化码头技术交通行业研发中心”“国家水运安全工程中心”高端研发平台优势,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赋能港口科技进步。按照“产业+专业”模式,与山东港口日照港共建智慧港口产业学院等15个实体化产业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港口航运产教融合共同体。创新人才引育方式,联合打造智慧港口建设、供应链管理等高层次技术创新团队。依托连钢智慧港口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港口机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高校智慧港口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企业科技攻关,完成了万吨粮仓储量优化改造等130多个技改项目,获得集装箱轮胎吊供电装置、矿石输送带防撕裂装置等190余项国家专利。学院获评“山东省首批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
四、全球视野、精准服务,擦亮山海优培一流品牌
学院积极拓展全球视野,精心推出“山海优培”高端职业培训品牌,以锻造国际一流职业培训品牌和建设港航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精准对接企业战略、港航业务及国际市场需求,构建以港航管理业务培训、港航技能鉴定、船员适任资质培训为主要支撑的“全链条、多业态”的港航培训体系。集聚山东港口劳模工匠、知名学者专家和学院精品师资,建设了特色鲜明的港航专业精品培训课程体系。
创新实行“全方位立体化闭环式”培训管理模式,对内精准对接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服务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和“三大任务”建设,实施了800余期重点培训项目,以职业培训贡献职教力量,展现港湾作为。对外服务港航系统,承办山东省交通运输局长培训班、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危险货物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等重点培训项目;为广州港集团、宁波舟山港等众多港航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上百期高质量培训服务。学院每年为山东港口集团、中国外理总公司、新加坡海员工会等国内外港航及区域企业培训员工5万人次,培养社会船员超10万人次。
五、携手出海、挺进深蓝,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山东港口传承“丝路精神”,坚持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学院紧随山东港口海外布局,结合业务拓展办职业教育,携手各港口、板块职教出海,与各方伙伴、客户一道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山港智慧。依托山东港口海外项目和友好港,联合境外同类型高校,集聚四方优势资源,创新性开展“境内校企+境外企校” 的国际产教融合境外办学新模式,输出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港航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和管理运营模式。
学院与山东港口海外集团合作成立“几内亚港航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山东港口海外布局输送专业技能人才;与埃及阿拉伯科技与海运学院携手共建“埃及港口职业技能培训卓越中心”,为北非及地中海地区的港航企业开展培训服务;成功承办坦桑尼亚港务局现代港口运营管理培训班,打造职业院校“随企出海”新典范。
六、发展愿景
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山东港口集团党委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标国家“双高校”建设标准和建设世界一流港湾职业技术大学要求,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校企合作,发挥国企办学优势和鲜明港航办学特色,以破解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瓶颈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努力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聚焦“组织机构、干部人事制度、内部治理体系、目标绩效管理、薪酬制度、职称评聘制度、教育教学、内部质量管控体系、科研与社会服务、资源保障体系”十大重点任务,全面启动了学校系统性改革,积极探索国企办学模式。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港航特色办学之路,以打造全国港口航运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强内涵,扩规模,提能级,创一流”的办学思路,港航并重,水陆并举,到2030年,将港湾学院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港航特色职业本科院校,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港湾职业技术大学,为教育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山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