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文/绝缘

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规则:

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规则

四、专业录取规则
1. 按照教育部及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和我校招生录取实施办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 我校对国家和各省(市、区)规定的加、降分政策均予以认可,加、降分以后形成的特征分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依据。对省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艺体特长生等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 学校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调档。
4. 我校各专业录取采取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即在同一科类、相应批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先按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不设置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专业录取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时,择优录取。
5.我校对浙江和上海市录取按对应省份公布的方案和有关办法执行,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我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要求,专业录取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和专业调剂时,将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对江苏省进档考生采用“先分数后等级”排序方式安排专业,专业录取出现分数相同时,择优录取。
6. 考生所填报志愿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按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满额的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7. 我校体育类专业(含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专业考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均上线的情况下,按专业成绩投档。如投档分相同,则先按照文化成绩再按照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各省(市、区)对体育类专业录取有专门规定,则按各省(市、区)文件执行。
8. 对高考投档电子档案及个人档案未能真实反映考生本人德、智、体情况或者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我校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调整专业直至退学处理。
9.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全面复查(包括入学资格审查和体检等),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10. 学校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按国家及四川省相关政策规定,被录取的考生,必须在入学前与定岗单位所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对拒签协议的考生,按相关规定不予录取。

成都中医药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中医骨伤科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智能医学工程(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中医儿科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中医养生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中医康复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助产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眼视光学(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制药工程(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藏药学(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医学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药物制剂(本科)医学药学类
中药学(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护理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藏医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针灸推拿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医学中西医结合类
中医学(本科)医学中医学类
康复治疗学(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临床医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预防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生物科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应用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运动康复(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一般需要14-30天公布,具体时间与录取批次、省份招考进度和高校类型密切相关。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的基本规律,高校录取结果公布周期主要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提前批(如强基计划、军事类院校):通常在高考结束后的7-10天内完成投档与结果公示;

本科批次:多数省份集中在高考后14-21天公布,部分省份因考生规模或政策差异可能延长至25天;

专科批次:一般在本科批次结束后15-30天内完成录取结果发布。

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20个学院、3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2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建校初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5个(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临床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ESI全球前1%学科3个(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化学)。

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14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级特聘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9人。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省杰出人才奖、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省部级称号19人,四川省特聘专家55人。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一流课程98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首届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7项。学校作为教材主编或副主编单位已完成100多部行业规划教材编写,主编人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三。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中,3部主编教材获全国二等奖,6部副主编教材分获特等奖1部、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获奖情况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

近五年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30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31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8项,其中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杏林”系列校园文化品牌。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赛事奖项、志愿服务类赛事奖项、文化艺术类赛事奖项等210余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学校有各级各类实验室82个,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社科联重点实验室等。

学校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省级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直属医院4所,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103所。

学校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四川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届董事会,与50余个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是全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 。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校开展国际教育与交流合作。学校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基尔健康医学院”,设有“葡萄牙宝德分校”“南非分校”“加拿大分校”等;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在黑山、德国、白俄罗斯设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在塔吉克斯坦建设“中国-塔吉克斯坦传统医药中心”;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

“十四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争上游,事业创一流,以新一轮“双一流”提速建设为核心,坚持“人才强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强特色”发展路径,围绕“调布局、优结构、提效能、促创新”工作主线,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体系、传承创新体系、服务保障体系”为重点,全面构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建设奋进、幸福、美丽、仁爱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2025年复旦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7

2025年菏泽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7

2025年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7

2025年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7

2025年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7

2025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7

202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7

2025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