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白城师范学院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录取规则
(一)投档比例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若生源省份投档比例有特殊规定,按生源省份投档比例要求执行。
(二)录取原则
按照“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专业录取时遵守投档分由高到低和专业顺序由先至后的原则。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为准,第一专业志愿名额录满,在二、三专业志愿安排,以此类推。所报专业录取额满,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空缺专业录取条件者可调剂到未录满专业,服从调剂但不符合空缺专业录取条件或不服从调剂者均作退档处理。
优先级别:考生等效分数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文科类以语文、外语、文综、数学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理科类以数学、外语、理综、语文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1.体育类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在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课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专业课成绩总分的100%),若综合成绩相同,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且专业课成绩合格的投档考生中,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按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2.艺术类专业:
我校艺术类专业采用考生所在省份对应专业的统考(联考)合格成绩进行录取。
美术学、环境设计、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且专业成绩统考(联考)合格的考生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专业课成绩总分的100%),若综合成绩相同,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在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且专业成绩统考(联考)合格的考生中,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最低控制线且专业课成绩统考(联考)合格的考生中,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按照文化课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文化课成绩相同,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三)专业调剂 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满额为止;对已投档考生,不符合我校录取条件且不服从调剂的,给予退档处理。
(四)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机构的规定加分提档、录取。
第十四条 其他说明 招收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阶段,学生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培训基地就读。
第十五条 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www.bcsfxy.com
通讯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57号
联系电话:0436-3555363/068 联系人: 李老师 刘老师
第十六条 此章程由学校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执行。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机器人工程(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广播电视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商务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美术学(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音乐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音乐学(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动物科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生产类 |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园艺(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农学(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历史学(本科)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地理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生物科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技术(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应用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物理学(本科) | 理学 | 物理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日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体育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教育学(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教育技术学(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学前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小学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人文教育(本科)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高考报考后,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布。根据历年的情况,具体时间如下:
1. 提前批次:预计在7月上旬就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提前批次是高考志愿中最早进行的一批,因此录取结果也会相对较早出来。
2. 本科批:预计在填报志愿后25天左右可以查到录取结果。本科批通常在提前批次之后进行。
3. 专科批次:专科批次的录取结果通常会在填报后的5-7天或10天左右公布,具体取决于所在省份的录取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之间公布时间有差异,具体还是以当地招生办出的公告为准。此外,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可能会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因此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所有考生均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
白城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隶属于国家林业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2002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学校占地面积63.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7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42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教师32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04人。全日制在校生13688人。学校设有19个教学单位,51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现有省级学科4个,其中省特色高水平学科2个;建有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白城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中心”“通榆年画艺术研究中心”“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中心”“吉林省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研究基地”等24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获批入库吉林省重点实验室1个。
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等国(境)外40余所高校开展了友好合作。为中文联盟、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等组织会员单位。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了公费师范生。
建校66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吉林西部的初心和使命,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研发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教育示范校、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文明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
当前,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业发展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教师团队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高校基础课程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获批“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项目,推进增容拓展办学空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B类高校,高层次科研项目创造历年来最好成绩。牵头成立“吉林西部+”校地协同创新联盟。高标准完成省委巡视整改。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构建“监督+”五位一体监督工作体系,开展“严纪律、强作风、重治理、提效能”作风专项整治工作。以“六向工作法”促进党建领航,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创新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启动绩效工资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社会化服务改革。开展机关干部服务基层交流,实施年轻干部“优苗计划”。举行两届丁香文化节,协同推进丁香文化校园建设,创新打造“最美白师人”荣誉体系。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启动实施“非遗进校园”特色育人工程。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两年收到省教育厅来信表扬。
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厚德 明辨 博学 笃行”的校训精神,以“扎根的教育”为教育理念,以“立足做强教师教育、立足做特非师教育、立足服务地方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一勤二心三向四为”为文化价值理念,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框架下,系统实施“345”强校行动方案,深入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师范性应用型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助力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