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武汉学院录取规则: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七条 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八条 录取时,学校以考生投档成绩为准。对于各种符合优录政策的考生,在高考文化总分相等的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九条 学校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教学外语。
第十条 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和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和专业计划数择优录取。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第十二条 我校不组织艺术类考生校考,认可各省联考成绩及高考投档成绩。如生源省份对录取规则有其他特殊要求,按生源省份招生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认可各省加分政策,我校不设专业分数级差,所有专业均不作男女比例限定。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跨境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国际经贸规则(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供应链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工艺美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税收学(本科) | 经济学 | 财政学类 |
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艺术与科技(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商务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审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工商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新闻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投资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财政学(本科) | 经济学 | 财政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金融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历史沿革
武汉学院的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公益办学
学校由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举办,非营利性公益办学。学校举办人陈一丹是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投资办学不求回报。先后投入20余亿元建设新校园,收取的学费全部用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2016年设立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持续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已累计资助1.62亿元。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每年配套设有奖学金,社会捐赠设立陈一丹奖教奖学金,还设有松海奖、华置奖、腾讯奖、致同奖等奖学金,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奖助学金7420.2672万元。
校园建设
学校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两面环湖,拥有帆船教育基地,毗邻军运村,地铁8号线直达学校东门。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校园规划设计,建筑楼群与黄家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校园空间布局开放多样,风格独特,气势恢宏。陈一丹伉俪图书馆、马化腾教学楼、企鹅广场、知己教学楼、晨晔实验楼、弘励实验楼等捐赠冠名建筑,凸显与社会公益力量的紧密联系。
学科专业
学校目前设有会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等8院1部。现有本科专业35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传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势学科办学基因,彰显优势;工学(信息科技)类专业蕴含腾讯元素,形成特色;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类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互促共进、协调发展。2015年转设以来,获批全国高校首个供应链管理和首批跨境电子商务2个目录外本科专业,湖北省首个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其中供应链管理被教育部教指委批准为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项,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48项;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800余人,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够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9.3%,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5.1%。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英才”1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另有多名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同时,学校还聘请了20多位海内外知名企业高管和行业领军人才担任学校“应用专业教授”(Professor of Practice)。学校占地964.53亩,校舍建筑34.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66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57.2万册,校园网出口宽带22.5G,校内实验实训室84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个。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在校生折合数1415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2765人。学校推行“一主体两融合八共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腾讯、华为、京东、中软国际、大楚网等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英国专业协会合作办学,实施“学历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双证培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受专业协会高度认可,豁免执业资格证课程数量居国内同类特色班前列;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的特色班,2016年获准在一本招生(湖北省民办高校唯一);长江商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设长江公益大讲堂,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到校讲座;落户我校的腾讯众创空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促进创新创业。2022年以来,学生在各类学科、文体等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1387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30项、省级立项90项。
科学研究 2019年以来,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结题获评良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300篇,出版学术专著28部,获批国家专利28件,软件著作权56项,开展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获得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3项、武汉市委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研究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7件。
国际合作 学校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办会计学ACA特色班;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财务管理CIMA特色班。与英国剑桥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8年以来,学校全额资助出国(境)交流学生196名;出国(境)深造学生202名,81%进入世界200强大学。剑桥大学为我校学生开设剑桥名师在线讲堂、全球素养教育在线工坊。学校获准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累计培养了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等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近百人。
社会声誉 学校2019年以来获得社会捐赠2.86亿元。生源质量和就业率居湖北省同类院校前列,2021年首选物理、历史科目的平行志愿投档线在湖北省同类高校中分列第3、第4位;2019届以来连续三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5.52%、79.09%、89.6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报告显示,毕业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对学校总体满意度均在90%以上。近三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学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相关报道364次。2020年软科民办高校全国排名第6位,2021年艾瑞深校友会民办高校全国排名并列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