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成都东软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虚拟现实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智能医学工程(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供应链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艺术与科技(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商务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动画(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医学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工业设计(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日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从高考成绩公布到最终录取结果出炉,通常需要15天至1个月不等,完整录取周期可能持续40天左右。具体时长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考生需结合本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表主动查询。
一、各省录取时间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日程由当地教育考试院独立安排,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二、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长不同
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各批次的时间跨度差异显著:
本科提前批:涉及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最早启动且耗时最短。
本科批:普通本科批次因考生数量多、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较长。
高职(专科)批:通常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周期较短。
成都东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成都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开展高职专科教育;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成都东软学院,成为四川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2015年通过新建本科院校学士学位评估;2016年成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单位;2021年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四川省第一所通过该项评估的民办高校。
学校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世界自然文化三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空气清新、环境幽美,现有在校生2万余人。学校现设有13个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5个学科门类,共设置了3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地区招生,2个高职专科专业面向四川招生。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特色高职为辅,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2003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明确了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办学20年来,学校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理念,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机制,并在全校范围实施了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6年学校成为四川省向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2003年就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简称 SOVO),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自2014年以来,SOVO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级资质认定及荣誉,包括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示范高校、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苗圃)、省级众创空间、成都创新地标等,2020年成功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
学校紧紧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始终致力于为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多样性的学历、非学历留学以及海外交流、实训和工作机会。目前,学校与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包括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徳大学、爱尔兰莱特肯尼理工学院、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等60多所名校和多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面向在校学生开展与国外知名高校间的交换学习活动,并为毕业生提供可靠的留学平台与海外就业咨询服务。
学校依托30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学校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多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了与举办者及其合作伙伴、其他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深化治理层、设计层、任务层的校企合作对接,形成了“八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将产业需求内化成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能力指标,实现产教协同育人的深度融合,面向产业所需基本技能和专业实践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
面向未来,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深化TOPCARES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发扬自强不息、勇于奉献、敢于创新的精神,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流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