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采用平行志愿模式,滑档后不会被下一志愿录取,考生只能通过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志愿实现补录。由于滑档的原因很多,如志愿填报失误、特殊要求未满足、政策投档比例控制等,因此考生填报志愿前,就需要提前了解清楚相关信息,合理安排平行志愿“冲稳保”梯度等。
滑档是指考生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导致档案未被投出而落榜的情况。滑档后,考生可以选择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录取,或者填报下一批次的志愿。
需要注意的是,滑档后录取的机会和院校层次可能会降低,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认真考虑,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并尽可能选择服从调剂,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常见滑档原因:
(1)志愿填报失误:
盲目冲刺热门院校,未形成"冲稳保"梯度(如全部填报985/211高校)。
忽视专业级差规则,如北京交通大学采用"211模式",后续志愿扣分后未达线。
(2)政策性因素:
投档比例控制(如1:1.05),导致部分考生虽达线但未被投档。
(3)特殊要求未满足:
单科成绩限制(如英语≥120分)、体检不合格或政治考核未通过。
1.关注征集志愿
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部分高校可能会出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情况,这时考生可以关注征集志愿的填报信息。一般情况下,征集志愿是在原有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将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公布在招生网站上,供滑档考生重新填报志愿。
2.参加补录
如果考生在征集志愿中仍然无法被录取,可以关注补录的信息。在补录阶段,一些高校会再次公布招生计划,考生可以再次填报志愿并参加录取。需要注意的是,补录的学校和专业一般会与原计划有所不同,考生需要仔细了解相关信息并做出合适的选择。
3.选择其他学校或专业
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无法解决考生的滑档问题,考生可以选择其他学校或专业。在选择其他学校或专业时,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需要注意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和招生政策等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