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一所高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某所高校的1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连续或者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
填报数量限制。
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组可视为独立志愿,每个专业组占1个志愿单位。例如在普通类本科批次中,若志愿设置允许填报45个专业组,考生可将其中多个志愿分配给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组。
具体可填报数量由各省份招生批次规定,如广东省春季高考允许填报20个院校专业组,四川省普通类本科批次无专业组数量上限限制。
具体操作步骤。
科目匹配优先:考生需根据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筛选对应批次,再匹配专业组的再选科目要求(如化学、生物学等)。例如选考物理+化学+生物的考生可填报同一院校的「化学组」和「化学+生物组」。
志愿排序策略:专业组志愿按系统检索顺序录取,建议将冲刺类专业组(录取分数线较高)排在前面,稳妥类次之。
“院校专业组”一般是指高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专业的组合,是考生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招生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
普通类中同一高校的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选考科目必须相同。同一高校对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选考科目要求不同的专业分别设置院校专业组。填报志愿时,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填报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填报首选科目要求为历史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艺术类不分首选科目设置院校专业组。艺术本科A平行志愿、艺术本科B和艺术高职高专批的院校专业组按艺术专业招生类别设置,即:同一高校招生类别相同的专业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艺术本科A梯度志愿的院校专业组按招生院校设置,即:同一高校的所有招生专业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
体育类不分首选科目设置院校专业组,由招生院校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