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中,“服从调剂”这一选项总是让考生和家长纠结不已。在2026年高考志愿填报时,不少考生担忧服从调剂后,会被调剂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毕竟这类专业学费较高,办学模式也与普通专业有所不同。
在2026年高考录取规则下,服从调剂是否会被调剂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关键取决于高校的招生政策和志愿设置方式。
部分高校会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单独设置专业组。以2025年招生情况来看,南方科技大学就将普通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开设置专业组。若考生填报的是普通专业组且服从调剂,正常情况下不会被调剂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组。
这是因为在新高考“院校专业组”模式下,调剂范围一般限定在考生所填报的同一院校专业组内。也就是说,若考生未填报包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院校专业组,仅填报普通专业组,即使选择服从调剂,也不会跨组调剂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然而,并非所有高校都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单独分组。一些高校会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普通专业放在同一专业组。不过,这类高校通常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说明调剂规则,提醒考生若不接受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谨慎选择服从调剂。
调剂范围:
2026年,多数省份继续沿用“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模式。在此模式下,调剂范围基本限定在考生投档的同一院校专业组内。
这与传统的院校调剂有显著区别。以往在非新高考省份,调剂可能在同一院校的所有招生专业中进行。而“院校专业组”模式缩小了调剂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被调剂到完全不相关专业的可能性,但也要求考生更谨慎地选择专业组,确保组内专业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调剂条件:
高校进行专业调剂时,首要依据是考生分数。当考生未被所填专业录取时,高校会将其与同样未被所填专业录取且服从调剂的考生,按照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调剂到有空额的专业。
同时,部分专业对单科成绩、体检情况等有特殊要求。即使考生服从调剂且总分达到要求,若单科成绩不达标或体检不符合专业条件,仍无法被调剂到相关专业。
2026年高考志愿填报中,服从调剂是否会调剂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校而异,关键在于高校的招生政策。而高考调剂规则围绕院校专业组内调剂、分数优先及特殊条件要求展开。考生只有提前了解这些规则,认真研读招生章程,合理选择是否服从调剂,才能在志愿填报中占据主动,避免退档风险,顺利开启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