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报到时间预计为8月30日左右(具体以录取通知书为准)。请同学们务必按此时间准时到校,开启在徐州工程学院的求学之旅。若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报到,务必提前向学校招生办提交书面请假申请,说明缘由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获批后方可延期,切不可无故逾期,以免影响入学。
开学时间预测:8月30日左右(具体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报到准备:
须持有录取通知书原件、高考准考证原件、身份证原件,专转本学生还需携带专科毕业证原件。
提交近期一寸彩色蓝底证件照片4张,在照片背面注明专业、姓名。
新生入学前,凭录取通知书到毕业中学领取本人档案,办理入学手续时统一提交至所在学院。
来校报到前,关注“徐州工程学院”企业微信,点击工作台中“新生服务”进入迎新系统,按要求完成新生任务,凭系统中生成的二维码报到。具体操作方法可登录徐州工程学院迎新网站在“新生必读”栏目查阅。
报到地点:学校将在各校区设置报到点,具体安排将通过各二级学院迎新QQ群发布,新生需根据安排到指定地点报到注册。
接站工作:
在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报到时间内,学校分别在徐州东站(高铁站)、地铁2号线新元大道站1号口设立新生接待站,具体接站安排将通过各二级学院迎新QQ群发布。
自行乘坐公共交通可选择地铁或公交。如乘地铁,可在徐州东站、汽车客运东站、客运西站乘地铁1号线至彭城广场站,转乘地铁2号线至新元大道站1号出口出站;或在徐州火车站、汽车客运总站乘坐地铁3号线至淮塔站,转乘地铁2号线至新元大道站1号出口出站,乘坐接站车辆即可到达学校。如乘公交,可在徐州火车站、汽车客运总站乘92路公交车至拖龙山公园站转乘95路或91路公交车至工程学院中心校区下;在汽车客运西站乘78路公交车至拖龙山地铁站西转乘95路公交车至工程学院中心校区下。
外地新生来校报到前可凭录取通知书原件购买学生优惠火车客票。
党团关系转接:
新生党员带齐党员材料来校,开学后依据相关通知要求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新生团员带齐团员材料来校,开学后依据相关通知要求接转团组织关系。
户口迁移:新生根据自身需要,自愿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迁入地址为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丽水路2号。新生报到后,将户口迁移证交给辅导员老师,由学院汇总后统一到保卫处办理。
注意事项:
关注信息发布,及时加入各二级学院官方迎新QQ群,有关信息将通过学校官方迎新网站和各二级学院官方迎新QQ群统一发布。
加强安全防范,谨防诈骗,学校除“收费须知”中公布的费用以外,不会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也严禁任何部门或个人以任何理由向新生及家长推荐使用手机卡。
严禁冒名顶替,学校将在报到现场及开学后对新生入学资格、身份进行严格核查,对弄虚作假或冒名顶替者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按时报到注册,勿提前报到。因参军入伍、生病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到者,须凭有效证明提前向所在学院报备,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逾期不报到且未办理请假、报备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2025徐州工程学院新生可以转专业。学校会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为一年级学生提供两次转专业机会。具体要求如下:
转专业条件:
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成绩优良。
第一学期末申请转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综合素质测评和所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均在本专业学生的前80%以内,且无不及格课程。
第二学期末申请转专业的学生,第一学年综合素质测评和所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均在本专业学生的前40%以内,且无不及格课程。
符合国家明确规定或因患某种疾病、有生理缺陷,经学校确认需要转专业的学生,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转入计划:
第一学期末,每个专业按照不低于本专业现有人数20%的标准提供转入计划,计划转出人数不高于现有人数的30%。
第二学期末,每个专业按照不低于本专业现有人数5%的标准提供转入计划,计划转出人数不高于现有人数的10%。
限制情况:
招生时国家已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如定向生等;对口单招、“专转本”以及各类未经全国统一高考招收的联合办学类专业学生不能转专业。
设计学类专业、体育学类专业、艺术学类专业学生只能在本学科类所属专业间互转;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只能在同语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间互转。
原则上只可申请转入同一批次录取专业学习,且第二学期末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不得跨学科大类转专业。
考核方式: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需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转专业考试。第一学期末申请转入理工农类专业的考核《高等数学》(理工类),转入经管类专业的考核《高等数学》(经管类),转入文科类、艺术类专业的考核《大学语文》,转入外语类专业的考核《大学英语》。第二学期末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需参加转入专业指定的专业基础课考核。考试成绩不及格者不能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