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已全面推行新高考模式。在新高考的志愿填报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不同专业会针对考生的选考科目提出明确要求。因此,若你有报考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计划,务必提前了解目标专业对应的选考科目条件,否则将无法顺利填报该专业。本文整理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的选科要求对照表,该表适用于全国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无论其采用“3+3”还是“3+1+2”模式,均可作为报考参考。需特别注意的是,若后续学校对选科要求进行调整,一切以校方最新公布的内容为准。
此外,还需明确以下两点:
新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为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则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里选择3门参加考试;
高校的专业设置及对应的选科要求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动,因此在正式填报志愿时,仍需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当年发布的最新选科要求为准,确保报考信息准确无误。
年份 | 院校名称 | 层次 | 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护理(口腔护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护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药学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医学影像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口腔医学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眼视光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智能医疗装备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助产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中药学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康复治疗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卫生信息管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预防医学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老年保健与管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医学检验技术 | 化学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生物制药技术 | 生物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口腔医学 | 化学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历史 |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 化学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护理(口腔护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护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药学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医学影像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口腔医学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眼视光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智能医疗装备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助产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中药学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康复治疗技术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卫生信息管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预防医学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老年保健与管理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临床医学 | 不限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医学检验技术 | 化学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生物制药技术 | 生物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口腔医学 | 化学 |
2026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物理 |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 化学 |
不同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和“学习难度”差异极大,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避免“盲目追求冷门或热门”。
选科组合 | 专业覆盖率(参考) | 学习难度 | 适配方向 |
---|---|---|---|
物理+化学+生物 | 95%以上(最高) | 高(理科硬核) | 理工科、医学、药学、生物科学 |
物理+化学+地理 | 90%左右 | 中高(地理偏理科,记忆量少) | 理工科(如地质、环境、测绘)、部分文科专业 |
物理+生物+地理 | 70%左右 | 中(避开化学难点,适合物理强、化学弱) | 部分医学(需看高校要求,部分不接受)、生物工程、环境科学 |
历史+政治+地理 | 40%左右(传统文科) | 中(记忆量多,逻辑难度低) | 人文社科(汉语言、历史、法学、新闻)、教育学 |
历史+化学+生物 | 50%左右(交叉组合) | 中(文科+理科,适合偏文但想报医学/生物) | 部分医学(需确认高校要求,部分接受)、生物科学、文物保护 |
历史+政治+化学 | 45%左右 | 中(文理兼顾,适合想考公但有理科兴趣) | 法学(部分高校无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化学相关专业(少) |
1、迷信专业覆盖率:物理类覆盖率虽高,但若分数过低(如物理仅30-40分),实际报考价值极低。
2、仅凭兴趣选科:需验证兴趣真实性(如连续三天实验室操作测试),伪兴趣易导致学习崩溃。
3、忽视学校强弱项:若学校政治师资薄弱,慎选“物化政”等需强师资支撑的组合。
4、盲目弃化学:70.65%本科专业类要求必选物理,其中理工农医几乎全部要求物理+化学双选。
5、跟风扎堆选科:人数过多的组合易在赋分中形成“挤压效应”,中等生可能反吃亏。
6、关键提醒:选科前用三次模考数据验证组合可行性,高三修改选科成本极高,务必在高一/高二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