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2026年已经没有“会考”这俩字,官方文件里只剩“学考”——全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老会考早在2014年就退场,现在同学们要面对的是学考合格考和学考选考两大关卡,别再被旧名词绕晕。
会考目的较为基础
以前的会考,主要目的就是检验同学们是不是达到了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打个比方,就像是一场“毕业门槛测试”,只要你通过了会考,就基本能拿到高中毕业证。它更侧重于考查大家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只要大家平时学习不太偷懒,认真学了,通过会考不是啥难事。
学考目的更加多元
学考可就不只是和毕业有关啦,它的作用要广泛得多。学考是对同学们高中阶段学习成果以及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评估。一方面,学考成绩决定了你能不能毕业,要是有好几科都不合格,毕业证可能就悬了;另一方面,在升学方面,学考成绩有着重要作用,部分高校在“三位一体”招生时,会参考学考成绩,等级越高,在这些招生中就越有优势。
会考内容相对单一
以前的会考,考试科目一般就是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些主要学科。而且考试内容比较基础,都是教材里最核心、最常见的知识点。考试形式呢,大多是传统的笔试,主要考查大家对知识的记忆和简单运用。比如说,考历史可能就是考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和主要内容,只要背熟了就能答对。
学考内容更为全面
学考的科目就更丰富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这十门。不仅科目多,考试内容也不局限于基础知识。它既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注重对大家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评价。
考试形式也更加多样,除了笔试,像技术科目可能还会有实践操作考试。比如物理的实验题,就需要同学们亲自动手做实验,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学考不是按卷面分来评定,而是按照等级评定,最后成绩显示为A、B、C、D、E,等级E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