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需回生源地中小学任教满6年,优先分配至农村或偏远地区,2025年起实施本研衔接政策,部分学生可免试攻读教育硕士后再履约任教。部属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应全部到中小学任教,其中陕西师范大学的主要流向地区是西部,华东师范大学主要是流向东部。
分配原则与范围
国家公费师范生遵循“从哪来,回哪去”的原则。从2024年起,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推行“本科4年+教育硕士2年”本研衔接培养模式,目的是为中西部地市级及以下地区输送高层次师资。
原则上,公费师范生毕业后要回到生源省份地市级及以下中小学教书。像北京师范大学山西籍毕业生,可能就会分配到临汾的中小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籍学生,或许会被派往合肥、宿州等地。如果毕业时没和学校签约,那省级教育部门就会出面统筹安排,一般会优先考虑农村学校或者师资薄弱的学校。
特殊政策与调配
本研衔接的公费师范生,在研究生一年级课程结束后,能依据综合考核结果,在生源省份履约地范围内挑选具体任教的地市。这给了同学们一定自主选择权。边疆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师资配置上有优先权。
部分省份对去艰苦地区任教的公费师范生,会额外发生活补助,还提供周转宿舍。不过,跨省流动限制比较严格,只有因为婚姻、特殊教育需求等特殊情况,经过生源地、接收地省级教育部门及培养院校三方同意,才能跨省就业。
最新政策解读
自2024年起,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行本研衔接的公费教育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由中央财政承担,还会发生活费补助。毕业之后,要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要是去城镇学校工作,还得去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支教至少1年。省级教育部门得提前在核定编制内预留岗位,2026年起,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岗位需求信息,会通过专项平台实时发布。
报考条件解析
想报考国家公费师范生,得符合不少条件。首先,要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而且高考成绩得达到或超过报考院校在所在省份的最低分数线,像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通常要求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
其次,身体和心理条件得过关,身体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不能有色盲、色弱这类影响教学的疾病;心理上得能应对教学压力。最重要的是,得热爱教育事业,愿意毕业后扎根基层,还得承诺履行至少6年的服务期。在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方面,得拥护宪法与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没有不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