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志愿填报的方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院校专业组这种填报模式,让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有了更多机会与挑战。不少考生和家长对2026高考志愿填报中同一学校可报几个专业组这一问题存在疑惑,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助你更好地规划高考志愿填报之路。
在新高考模式下,许多省份实行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一所院校会依据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等因素,将不同专业组合成若干个专业组。
每个专业组内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且同一专业组内的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相同。例如,某大学的物理专业组可能包含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都要求考生选考物理科目。
考生在满足选考科目要求等条件下,是可以报考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组的。假设考生小明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学,A大学有第101专业组(物理、化学)、第102专业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在普通本科批中,小明可同时填报A大学的第101专业组和第102专业组。
不过,考生需注意,各省份的志愿设置数量有限制,如河南省普通本科批设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考生在该批次最多可填报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可填报同一学校的多个专业组,但总数量不能超出48个。
合理定位与排序:考生应先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排名,结合院校和专业的往年录取情况,对目标院校和专业进行合理定位。然后按照“冲-稳-保”的梯度顺序对同一学校的多个专业组进行排序。可将录取概率稍低但向往的专业组放在前面冲一冲,将录取概率相对较高、较为心仪的专业组放在中间稳一稳,最后用录取概率大的专业组保底,以降低滑档风险。
关注专业组内的专业:仔细研究每个专业组内的具体专业,确保专业组内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同时避免专业组内有过多自己不想学的专业,以防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如某一专业组内包含考生不喜欢的冷门专业或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而考生又不想就读这些专业,那就要谨慎报考该专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