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6年高考填报志愿之际,张雪峰老师从就业、行业发展等实际角度出发,给出了一些不推荐报考的专业。主要有新闻学、市场营销等泛商科专业、生化环材类专业以及部分文科冷门专业等。
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对院校档次要求较高。就好比,若想进入4A级广告公司工作,普通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就比较难达到其招聘标准。从公务员岗位报考情况来看,允许新闻学报考的岗位,大概率也向其他专业开放,而且从数量上来说,其他专业可报考的岗位更多。比如一些综合管理类岗位,新闻学专业能报,中文、哲学等专业也能报,且后面这些专业可选择的岗位范围更广。所以普通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就业竞争压力较大。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泛商科专业,在高校中开设广泛,招生数量庞大,这就使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宽泛,缺乏足够的专业壁垒。像所学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经验往往比理论知识更重要。很多企业招聘营销人员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和销售业绩,而不是仅仅看专业出身。所以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优势并不明显。
“生化环材”被大家戏称为“天坑专业”,张雪峰老师也多次提醒考生报考要慎重。以化学专业为例,在就业方面,对口的化工企业工作环境可能不太好,部分岗位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健康隐患。而且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往往无法满足岗位要求,通常需要进行学历深造后,才能找到较为高级的相关对口工作。
像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文科冷门专业,也在张雪峰老师不推荐之列。就拿社会学专业来说,它理论性较强,课程内容大多是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抽象理论知识,与实际就业岗位的对接不够紧密。毕业后,对口的工作岗位相对较少,就业面比较窄,就业竞争压力较大。
这些专业在2026年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依旧很严峻。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市场就业岗位增长却相对缓慢,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就拿新闻学来说,每年有大量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涌入市场,然而媒体行业的岗位需求却因为行业变革有所缩减。传统媒体转型艰难,新媒体发展模式又尚未完全成熟,这就使得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变少。
部分专业所在行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也是不建议报考的重要原因。生化环材类专业,虽然在科研领域有一定发展潜力,可从科研成果到实际产业应用的转化周期较长,相关产业发展受政策、技术突破等因素影响较大,就业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比如环保行业,政策导向对其发展影响很大,如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
当然,张雪峰老师的观点并非绝对,专业的选择最终还是要结合个人兴趣、家庭背景、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但对于多数普通家庭的考生而言,在2026年报考专业时,确实需要对这些专业的就业风险、行业前景等进行深入分析,谨慎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