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上海中考录取流程及规则已基本明确,考生和家长需要提前了解相关录取顺序和规则,以便更好地规划志愿填报。本文将详细介绍上海中考的录取流程,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应对考试后的重要环节。
上海中考录取分为三个批次进行,依次为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一旦考生在某个批次被录取,后续批次的志愿将自动失效。
(一)自主招生录取
自主招生录取涵盖4个类别,按顺序依次为:
市实验、市特色高中自招录取: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根据学生综合测试和中考成绩(各占50%)进行择优预录取。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签约,预录取考生的中考成绩须达到高中自主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才能被正式录取。
市实验、市特色高中体艺自招录取:面向市级优秀体育学生和艺术骨干学生。考生需通过相关学校的资格确认,填报志愿后,学校会进行专业测试和综合评价,择优预录取。预录取考生的学业考试总成绩须达到本市高中自主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方可被正式录取。
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自主招生录取:公办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预录取学生,学业考试总成绩须达到本市高中自主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方可被正式录取;民办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预录取学生,其学业考试总成绩须达到招生学校自主设定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方可被正式录取。
中职校自主招生录取:采用平行志愿方式,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原则进行录取。中本贯通只招收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本市户籍学生,可填报2个平行志愿,录取学生的学业考试总成绩须达到本市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合计可填报5个平行志愿;中职校提前招生可填报3个平行志愿。
(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
该批次包含2个类别,顺序为:
“名额分配到区”录取: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全市各区。市教育考试院根据学生志愿,以学生报名所在区为单位,对达到相应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的学生,将学生学业考试总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合成总分(总分满分800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招生计划数确定录取名单。若投档末位出现同分情况,依次按经公示享受同分优待的学生优先、比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高者优先)、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合计成绩(高者优先)、数学成绩(高者优先)、综合测试(含物理、化学、跨学科案例分析、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成绩(高者优先)等规则排序录取。
“名额分配到校”录取: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相应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市教育考试院根据学生志愿,以学生所在初中学校为单位,对达到相应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的学生,将学生学业考试总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合成总分(总分满分800分),按照平行志愿原则进行录取。同样,在投档末位同分情况下,遵循与“名额分配到区”相同的排序规则。
(三)统一招生录取
统一招生录取也分为2个类别:
“1至15志愿”招生录取:由各区招考机构根据学生学业考试总成绩和志愿,按平行志愿原则进行录取。学生可填报15个统一招生录取志愿,招生学校依据学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普通高中、普通中专录取学生的学业考试总成绩须达到相应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征求志愿招生录取:“1至15志愿”未被录取的学生,可参加征求志愿填报和录取。由各区招考机构负责组织,为落榜学生提供再次选择学校的机会。若民办普通高中在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上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经所在区教育局同意后,可适当降低本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
(一)成绩构成
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总成绩由计分科目成绩和政策性照顾加分两部分构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身和综合测试(含物理、化学、跨学科案例分析、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的成绩计分,总分750分,作为录取的基本依据。在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中,还需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满分50分),合成总分进行录取。
(二)志愿填报与录取原则
在自主招生录取的前三个类别中,学生只可选择三个类别中的一所学校签约预录取;中职校自主招生则采用平行志愿方式录取。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中,学生可兼报“名额分配到区”和“名额分配到校”两个类别。
统一招生录取中,学生可填报15个统一招生录取志愿和1个征求志愿,均按平行志愿原则,依据学生学业考试总成绩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录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