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在甘肃省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以"不提科目要求"为主,这意味着无论你首选科目是物理还是历史,通常都可以报考。不过,为了确保考生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务必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或常州大学官方发布的当年招生计划为准。常州大学在甘肃省招生的专业及对应选科实行“3+1+2”模式,所有专业均需参加语文、数学、外语考试。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通过常州大学招生信息网或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核实最新招生政策。
年份 | 大学名称 | 办学层次 | 首选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金融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法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社会工作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休闲体育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汉语言文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英语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西班牙语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日语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市场营销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会计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人力资源管理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公共事业管理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物流管理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音乐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舞蹈表演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表演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美术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视觉传达设计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环境设计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产品设计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数字媒体艺术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护理学 | 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金融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法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社会工作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休闲体育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汉语言文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英语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西班牙语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日语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市场营销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会计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物流管理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音乐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舞蹈表演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表演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美术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视觉传达设计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环境设计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产品设计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字媒体艺术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程管理 | 不限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应用化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车辆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智能制造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化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金属材料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子信息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人工智能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自动化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软件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物联网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土木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制药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制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能源化学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石油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油气储运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环境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生物医学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安全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生物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消防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药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护理学 | 化学 |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江苏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7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