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在甘肃省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以"不提科目要求"为主,这意味着无论你首选科目是物理还是历史,通常都可以报考。不过,为了确保考生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务必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或山东中医药大学官方发布的当年招生计划为准。山东中医药大学在甘肃省招生的专业及对应选科实行“3+1+2”模式,所有专业均需参加语文、数学、外语考试。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通过山东中医药大学招生信息网或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核实最新招生政策。
年份 | 大学名称 | 办学层次 | 首选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法学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运动康复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英语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应用心理学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公共事业管理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护理学 | 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法学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运动康复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英语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应用心理学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中医康复学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中医养生学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不限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制药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生物医学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临床医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眼视光医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中医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针灸推拿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中医骨伤科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药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药物制剂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中药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眼视光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康复治疗学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康复物理治疗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康复作业治疗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智能医学工程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护理学 | 化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原为山东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早期建立的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7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点,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1996年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学校主体搬迁至扁鹊故里长清。
学校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院校、省级文明校园、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总占地2182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现有位于济南市的长清校区、千佛山校区、国际医学中心校区和位于青岛市的海洋中药研究院(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3695人,其中本科生17770人,研究生5925人。图书馆馆藏纸质书刊138.7万册,电子图书80.8万册,古籍善本3万余册,是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设置18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5个教辅机构,3个直属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