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在河北省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以物理类为主,历史类专业数量较少,且多数专业对再选科目有明确限制。物理类中,“物+化”是主要选科组合,部分专业接受“物+不限”;历史类专业均为“史+不限”。物理类考生:若目标为工科专业,建议选择“物理+化学”组合,可报考90%以上的物理类专业;若倾向经济管理类,可选择“物理+不限”。历史类考生:可选专业有限,需关注招生人数较少的竞争压力。
年份 | 大学名称 | 学校层次 | 首选科目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选科要求 |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金融学 | 20301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401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汉语国际教育 | 50103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英语 | 50201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工商管理类 | 1202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市场营销 | 120202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会计学 | 120203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财务管理 | 120204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人力资源管理 | 120206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设计学类 | 1305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视觉传达设计 | 130502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环境设计 | 130503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产品设计 | 130504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130505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数字媒体艺术 | 130508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金融学 | 20301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401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汉语国际教育 | 50103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英语 | 50201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商管理类 | 1202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市场营销 | 120202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会计学 | 120203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财务管理 | 120204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120206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设计学类 | 1305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视觉传达设计 | 130502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环境设计 | 130503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产品设计 | 130504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130505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字媒体艺术 | 130508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金融科技 | 20310 | 不限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701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70104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化学类 | 703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化学 | 703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应用化学 | 703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海洋技术 | 707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生物技术 | 710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应用统计学 | 712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802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80203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智能制造工程 | 80213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803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类 | 804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80406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80407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80410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 80418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805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子信息工程 | 807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通信工程 | 80703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80705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人工智能 | 80717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海洋信息工程 | 80718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自动化 | 808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器人工程 | 80803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软件工程 | 809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物联网工程 | 80905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网络空间安全 | 8091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化工与制药类 | 813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813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制药工程 | 813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轻工类 | 817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轻化工程 | 817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包装工程 | 817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印刷工程 | 81703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825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环境工程 | 825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环境科学 | 82503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环境生态工程 | 82504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827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827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82702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82710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生物工程 | 830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药学类 | 1007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药学 | 100701 | 化学 |
2027 | 齐鲁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药物制剂 | 100702 | 化学 |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校(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省政府“走在前、挑大梁”目标任务,全力“抓党建、提质量,重内涵、强学科,谋创新、促转化,补短板、扬优势,深改革、增活力,建体系、冲一流”,着力打造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八大体系”,厚植科教融汇“最大优势”,释放产教融合“最大效能”,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