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为初中升高中的关键选拔考试,对入场凭证与携带物品有严格规范。2026年各地中考政策延续“凭证入场、物品合规”的原则,不少初三学生及家长担忧“没身份证能否考试”“需要带哪些物品”。
身份证是中考入场的法定有效证件,但2026年中考明确允许无身份证的初三学生凭替代凭证入场,核心在于提前准备合规的身份佐证材料,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一)临时身份证:最推荐的“应急证件”
临时身份证是与正式身份证具有同等效力的法定证件,适用于身份证遗失、过期或尚未办理的考生。
(二)户口簿+学籍证明:双重佐证的“保底方案”
若因时间紧张无法办理临时身份证,可凭“户口簿原件+学籍证明”的组合凭证入场。户口簿需包含考生本人页及户主页,且信息需与报名信息一致;学籍证明需由就读学校开具,注明考生姓名、身份证号、学籍号、报考信息等关键内容,并加盖学校公章,部分省份如江苏省要求学籍证明需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派出所户籍证明:特殊情况的“补充凭证”
对于户口簿也无法提供的特殊考生(如户籍迁移中),可到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户籍证明需注明“仅限2026年中考使用”,包含考生照片、身份证号、户籍信息等,且需加盖派出所户籍专用章。但这种凭证的认可度低于临时身份证,考生需提前将情况报备学校,由学校与招考机构协调确认,避免入场时出现纠纷。
中考携带物品需严格遵循“必带齐全、选带实用、禁带杜绝”的原则,2026年各地政策对物品规格的要求更细致,具体分类如下:
(一)必带物品:入场与考试的“核心凭证”
必带物品分为身份凭证、考试用品两类,缺一不可。身份凭证方面,除身份证(或替代凭证)外,准考证是核心中的核心,需提前3天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学校领取,建议打印2份并分别存放,同时拍照留存电子版。考试用品需按“标准化考点要求”准备。
(二)选带物品:提升应试体验的“实用辅助”
选带物品需以“不影响他人、不违规”为前提。透明文件袋可用于装放所有必带物品,避免遗漏且便于监考老师检查。
(三)禁带物品:触碰红线将取消成绩
禁带物品分为通讯存储类、作弊工具类、其他违规物品三类,需绝对杜绝。此外,2026年部分考点新增“金属探测仪+智能安检门”双重检查,考生需避免穿着带有金属饰品的衣物,女生尽量不戴金属发卡,避免因安检耗时影响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