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调剂的省份政策通常只对本省考生有效,对外省考生不适用。全国考生在高考调剂政策上主要遵循"院校专业组"模式,调剂范围严格限定在考生填报的专业组内,不会跨省调剂。
不调剂政策的本省属性
不调剂政策通常由各省教育考试院或高校针对本省考生制定,如中山大学的"6保1"政策、华南理工大学的"双100%保障"等,这些政策主要面向本省招生计划。小编了解到,虽然部分高校的保专业政策宣称"全国适用",但实际操作中会优先满足本省考生的录取需求,外省考生往往无法享受同等政策优惠。
外省考生的调剂规则
外省考生在不调剂省份仍需遵循常规调剂规则。例如,某省考生报考实行"不调剂"政策的高校,若未被所填专业录取,仍可能被调剂到该校其他未录满专业。这种调剂通常在同一专业组内进行,不会跨专业组或跨学科大类调剂,但也不会因为目标省份有不调剂政策而获得特殊待遇。
新高考模式下的调剂机制
2026年全国大部分省份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调剂严格限定在同一专业组内。例如某高校专业组A包含计算机、数学、物理三个专业,若考生填报的计算机和数学已满额,服从调剂后可能被分配到同组的物理专业。这种设置确保调剂专业与原报考专业在选科要求上相似,避免出现跨学科调剂的情况。
传统高考地区的调剂特点
尚未实施新高考的省份仍采用"同批次调剂"原则,即在高校于该省招生的全部未录满专业中进行调剂。这种调剂方式跨度较大,但高校通常会参考考生成绩、单科成绩等因素,尽量使调剂结果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平行志愿模式下不服从调剂可能导致退档,因此选择服从调剂可增加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