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工商大学在河北的招生包含历史类和物理类多个专业,各个专业录取分数线区间差异。历史类专业分数线在502分至606分之间,物理类专业分数线在518分至595分之间。其中,历史类会计学专业以606分为最高分专业,金融学(中外双学士出国2加2)专业以502分为最低分专业,物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595分为最高分专业,会计学(中外双学士出国2加2)专业以518分为最低分专业。以下为更详细的各专业分数线。
院校代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 | 金融学(中外双学士出国2加2) | 502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11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555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17 | 旅游管理 | 557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14 | 会计学(中外双学士出国2加2) | 559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16 | 电子商务 | 575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7 | 社会学类 | 575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8 | 法语 | 575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15 | 公共管理类 | 586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9 | 商务英语 | 587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10 | 新闻传播学类 | 587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5 | 经济与贸易类 | 58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12 | 工商管理类 | 591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 | 金融学类 | 596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 | 财政学 | 604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6 | 法学 | 604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13 | 会计学 | 606 |
院校代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4 | 会计学(中外双学士出国2加2) | 51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8 | 旅游管理 | 53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3 | 金融学(中外双学士出国2加2) | 542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6 | 社会学类 | 547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6 | 公共管理类 | 553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9 | 工程管理 | 554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8 | 环境工程 | 556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7 | 电子商务 | 557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7 | 商务英语 | 559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6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59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8 | 新闻传播学类 | 560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7 | 制药工程 | 562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4 | 金融工程 | 565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5 | 经济与贸易类 | 56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1 | 工商管理类 | 56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2 | 工商管理(联合学士学位项目) | 570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19 | 经济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 | 57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0 | 经济统计学 | 57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0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57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9 | 统计学 | 57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1 | 智能制造工程 | 578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2 | 智能车辆工程 | 579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84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2 | 金融学类 | 585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21 | 财政学 | 586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5 | 财务管理 | 586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5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91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43 | 会计学 | 591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3 | 电子信息工程 | 592 |
245 | 重庆工商大学 | 3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95 |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高水平财经类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抢抓高等教育发展重大机遇,办学层次不断提升。1985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列入重庆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占地面积2896亩,现有3个校区,19个教学学院,教职工2406人,在校学生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