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在海南省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如下,结合海南省"3+3"新高考政策(选考科目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任选3门),具体专业要求可分为两类。海南新高考改革下,选科要求可能因地区而异,需参考当年招生简章或选科要求对照表。
年份 | 大学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选科要求 |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法学 | 30101 | 不限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体育教育 | 40201 | 不限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70102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应用物理学 | 70202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量子信息科学 | 70206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统计学 | 712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80202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80203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80204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工业设计 | 80205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80206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车辆工程 | 80207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804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80407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805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80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807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0702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通信工程 | 80703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80705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80710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人工智能 | 80717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机器人工程 | 80803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09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80910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网络空间安全 | 8091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土木工程 | 810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81002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81003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81006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水利水电工程 | 811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81102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测绘工程 | 812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813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制药工程 | 81302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环境工程 | 82502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建筑学 | 82801 | 不限 |
202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科 | 城乡规划 | 82802 | 不限 |
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和原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历经117年传承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