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兰州理工大学在河北的招生包含历史类和物理类多个专业,各个专业录取分数线区间差异。历史类专业分数线在546分至589分之间,物理类专业分数线在527分至591分之间。其中,历史类法学专业以589分为最高分专业,俄语专业以546分为最低分专业,物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591分为最高分专业,建筑学专业以527分为最低分专业。以下为更详细的各专业分数线。
院校代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7 | 俄语 | 546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51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6 | 英语 | 565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 | 金融学 | 569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8 | 工商管理 | 572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5 | 汉语言文学 | 578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9 | 财务管理 | 581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4 | 知识产权 | 584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 | 法学 | 589 |
院校代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42 | 建筑学 | 527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5 | 土木工程 | 532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40 | 环境工程 | 539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46 | 市场营销 | 541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43 | 生物工程 | 544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6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545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4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47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44 | 生物制药 | 548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2 | 应用化学 | 552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9 | 金属材料工程 | 553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0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55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8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55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3 | 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方向) | 557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0 | 金融学 | 557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47 | 工业工程 | 560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9 | 油气储运工程 | 561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3 | 工程力学 | 561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45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563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7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67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1 | 法学 | 567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69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7 | 水利水电工程 | 569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70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2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571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2 | 软件工程 | 572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77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7 | 通信工程 | 580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80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80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8 | 智能制造工程 | 581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3 | 物联网工程 | 581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6 | 机械电子工程 | 583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0 | 机器人工程 | 583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1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83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8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84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9 | 自动化 | 588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3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8 |
999 | 兰州理工大学 | 2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91 |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前身是1919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经过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红柳精神”,铸就了“奋进求是”的校训精神,基本建成了一流工科、坚实理科、特色文科,进入国内同类高校高水平大学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