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贵州的录取分数线因选考科目物理类/历史类和专业差异呈现明显不同。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类保密管理(保密、信安双学士学位)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83分位次为11370位;物理类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83分位次为11428位;物理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1分位次为15033位;历史类工商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62分位次为6452位;物理类数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82分位次为11509位;物理类少数民族预科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9分位次为12591位;物理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91分位次为9254位;物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62分位次为18395位等。如果考生和家长准备报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多关注一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最新的招生政策和动态。
选科招生类型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 |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01 | 传播学 | 556 | 20800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02 | 英语 | 558 | 19950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03 | 工商管理 | 556 | 20833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04 | 金融学(金融学、计算机双 学士学位) | 585 | 10651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05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562 | 18395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06 | 工业工程 | 568 | 16305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07 | 保密管理(保密、信安双学士学位) | 583 | 11370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08 | 电子信息类(通信学院) | 595 | 8261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09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学院) | 598 | 7467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0 | 数学类 | 582 | 11509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71 | 15033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94 | 8460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3 | 自动化 | 593 | 8790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4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91 | 9254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5 | 车辆工程 | 578 | 12969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88 | 9916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07 | 5651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8 | 信息安全 | 598 | 7531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19 | 环境工程 | 541 | 27325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586 | 10402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21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583 | 11428 |
物理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22 | 少数民族预科 | 579 | 12591 |
历史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101 | 英语 | 554 | 7716 |
历史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102 | 传播学 | 561 | 6561 |
历史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103 | 社会学 | 553 | 7834 |
历史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104 | 德语 | 548 | 8789 |
历史类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105 | 工商管理 | 562 | 6452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并非2025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贵州专业录取分数及最低位次,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含有加分和降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被列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