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2025年录取数据,中山大学在重庆历史类各专业录取分数区间为610到632分,历史类专业分数线跨度较大其中:汉语言文学(广州)专业最低631分、社会学类专业最低625分、旅游管理类(高校专项)专业最低610分、公共管理类专业最低626分、汉语言文学(珠海)(国家专项)专业最低627分、法学专业最低630分等。物理类各专业录取分数区间为606到672分,物理类专业分数线跨度较大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民族班)专业最低623分、软件工程专业最低651分、航空航天类专业最低649分、生物科学类专业最低647分、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国家专项专业最低617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深圳)专业最低651分等。具体分数线及对应位次如下: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中山大学 | 116 | 旅游管理类(高校专项) | 610 |
中山大学 | 115 | 旅游管理类(国家专项) | 611 |
中山大学 | 100 | 汉语言文学(珠海)(民族班) | 620 |
中山大学 | 11U | 国际政治(国家专项) | 620 |
中山大学 | 11L | 哲学(珠海) | 623 |
中山大学 | 107 | 社会学类 | 625 |
中山大学 | 10K | 公共管理类 | 626 |
中山大学 | 103 | 汉语言文学(珠海)(国家专项) | 627 |
中山大学 | 112 | 法学 | 630 |
中山大学 | 101 | 汉语言文学(广州) | 631 |
中山大学 | 130 | 经济学(深圳) | 632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中山大学 | 51E | 预防医学(广州)(民族班) | 606 |
中山大学 | 50N | 心理学(国家专项) | 615 |
中山大学 | 527 | 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国家专项 | 617 |
中山大学 | 51F | 药学(广州)(国家专项) | 617 |
中山大学 | 52G | 药学(深圳)(高校专项) | 622 |
中山大学 | 511 |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校专项) | 623 |
中山大学 | 509 | 化学工程与工艺(民族班) | 623 |
中山大学 | 50Y | 地理科学类(国家专项) | 623 |
中山大学 | 52E | 预防医学(深圳)(国家专项) | 625 |
中山大学 | 51B | 法医学(国家专项) | 626 |
中山大学 | 506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永銮创新 | 627 |
中山大学 | 508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永銮创新 | 629 |
中山大学 | 50R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校专项 | 630 |
中山大学 | 52H |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专项) | 632 |
中山大学 | 52Y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国家专项) | 636 |
中山大学 | 52A | 遥感科学与技术(国家专项) | 636 |
中山大学 | 505 | 航空航天类(国家专项) | 640 |
中山大学 | 514 | 法学 | 641 |
中山大学 | 51M | 经济学类(珠海) | 642 |
中山大学 | 52D | 临床医学(含眼科创新班,深圳) | 644 |
中山大学 | 50W | 化学类 | 645 |
中山大学 | 50Z | 生物科学类 | 647 |
中山大学 | 532 | 物理学(深圳) | 648 |
中山大学 | 504 | 航空航天类 | 649 |
中山大学 | 50M | 工商管理(管理学、计算机双 学士学位项目,广州) | 649 |
中山大学 | 50S | 数学类(广州) | 649 |
中山大学 | 534 | 柔性电子学 | 649 |
中山大学 | 52J | 生物医学工程(含振声创新班) | 650 |
中山大学 | 52C | 软件工程 | 651 |
中山大学 | 52W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深圳) | 651 |
中山大学 | 51D | 口腔医学 | 652 |
中山大学 | 52Z | 网络空间安全(含鸿网创新班) | 652 |
中山大学 | 52B | 人工智能 | 653 |
中山大学 | 513 | 计算机类(广州) | 655 |
中山大学 | 517 | 临床医学(八年制) | 672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中山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中山大学在重庆专业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爱国奋斗精神和卓越品格追求。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广东省及广州、深圳、珠海等驻地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山大学发扬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