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考编:强调双学位认证与专业对口性。外企/名企:突出国际化课程、语言能力与跨文化项目。用GPA、语言成绩、项目成果等数据增强说服力。删除与岗位无关的课程或经历,保持简洁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经历在简历中的呈现需突出国际化背景与双学位优势,结合课程特色、语言能力及职业适配性进行结构化表达。
一、教育背景:规范写法与认证标识
项目属性标注
明确标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称及合作院校,例如:
XX大学与XX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机械工程专业 | 学士学位(中外双学位)
2020.09-2024.06 | XX大学(国内)+ XX大学(海外)
认证信息补充
若已通过教育部认证,需注明:
双学位已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二、课程体系:突出国际化特色
教学模式描述
全英文/双语授课:
"核心课程(占比85%)采用全英文教学,外籍教师占比70%"
跨学科课程:
"主修课程:国际商法、跨文化管理、人工智能应用"
实践导向:
"参与BIM技术国际项目,完成3个跨文化团队课题"
成果量化
GPA:GPA 3.8/4.0(专业前10%)
语言成绩:英语六级628分 | 雅思7.0
三、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沟通
语言技能模块
语言能力
英语:CET-6 628分(口语B2) | 法语:DELF B2
跨文化沟通:成功协调5国成员团队完成国际项目
实践案例
项目经历
国际文化节策划(2023)
组织跨文化主题活动,吸引200+参与者,提升校际国际交流影响力
四、海外经历:分段描述与成果
分阶段学习标注
海外学习经历
2022.09-2023.06 | XX大学(海外)
学习模块:人工智能伦理与应用 | 学分互认
国际化成果
学术成果
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篇(IEEE期刊) | 获"最佳跨文化团队奖"
五、双学位优势:适配岗位需求
就业竞争力强调
职业背景
持有中外双学位(国内:XX大学 | 国外:XX大学),通过教育部认证,具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资格。
行业适配性
外企/跨国公司:
"国际化课程背景+英语流利,适配外资企业技术管理岗"
国企/事业单位:
"双学位认证+专业对口,符合编制报考要求"
以官方文件为准:优先参考毕业证、学位证及学信网信息。区分场景需求:国内就业侧重中方院校名称,留学申请需标注外方合作信息。补充认证材料:涉及外方学位时,务必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书。
一、政策依据与核心规则
教育部命名规范
机构类:独立法人机构需体现合作主体,如"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
项目类:非独立法人项目需注明合作双方及专业,如"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信网标注规则
中外合作专业在学信网学历信息中通常标注"(中外合作)",例如"金融学(中外合作)"。
毕业证与学位证是否标注"中外合作"字样取决于学校政策,多数不直接标注,部分通过学院名称间接体现(如"某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不同场景下的填写规范
场景 | 填写示例 | 依据 |
---|---|---|
国内学历认证 | 宁波诺丁汉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位证书) | 学校官网明确颁发双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时注明培养模式。 |
求职简历/背景调查 | 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 | 学信网显示专业标注"(中外合作)",外方学位需额外说明。 |
留学申请 |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UNNC) | 官方英文名称直接使用中外合作机构全称,避免简化。 |
三、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双学位证书填写
国内学历:填写中方院校名称(如"宁波诺丁汉大学")。
国外学位:填写外方院校名称(如"英国诺丁汉大学"),需附教育部认证文件。
学信网信息核验
若学信网未标注"中外合作",可补充说明项目名称(如"参与XX大学与XX大学合作项目")。
避免争议表述
不要使用"中外合办""国际班"等非官方简称,需以招生简章或毕业证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