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内招生:高考出分后立即填报(6月底-7月初)。计划外招生:4月前联系学校,预留测试时间。材料准备:高考成绩单、英语成绩证明(雅思/托福)、个人陈述。优先选择教育部备案项目,警惕"保录承诺"。
1.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录取规则,各个学校要求不一,有的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有的院校没有明确说明,考生填报时一定要向院校咨询。如果明确说明了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考生又想上此类专业,一定要填报专业志愿。
2.按国家规定,高考招生以院校为单位投档,院校在投档范围内分配专业。如果院校将普通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列在了同一院校代码下,且招生院校已在招生章程中明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的,考生虽然达到院校的提档线但未填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志愿,即使服从专业调剂,但也存在因总分低又不能调剂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而被退档的可能。
一、计划内招生填报流程(通过高考志愿系统)
确认招生批次与代码
批次划分:通常在本科提前批或本科批,如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在提前批;宁波诺丁汉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在本科批。
代码查询:
普通专业与中外合作办学代码不同(如青海民族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中外合作专业代码120404H)。
各省考试院官网或学校招生简章可查具体代码。
填报系统操作
省份差异:
广东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系统,输入院校代号(如北师港浸大16401)及专业组代码(物理类702/703)。
北京市:部分高校(如北师港浸大)需提前报名并参加笔试/面试。
关键步骤:
填报时需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否则可能退档)。
中外合作专业通常单独成组,不与普通专业调剂。
录取规则
成绩要求:
一般需达本科线,部分名校要求超一本线(如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理科最低634分)。
英语单科通常≥105分(如宁波诺丁汉要求115分,黑龙江等省份可降至110分)。
综合评价:部分院校采用"631"模式(高考60%+校测30%+学业水平10%)。
二、计划外招生申请流程(直接联系学校)
报名时间与方式
秋季入学:4-7月报名,7月下旬测试,8月发录取。
春季入学:11月-次年1月报名,次年2月入学。
申请渠道:学校官网在线报名或现场提交材料(身份证、高考成绩单、英语成绩证明等)。
入学测试与录取
测试内容:英语笔试+面试(部分可免试:高考本科线+英语90分或雅思4.5分)。
录取标准:综合高考成绩、英语测试及面试表现(如长春财经学院金融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