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在福建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覆盖了多种组合,满足了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需求。考生在选择时应仔细查阅当年的招生章程,确保自己的选考科目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
年份 | 大学名称 | 办学层次 | 首选科目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选科要求 |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运动训练 | 40202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汉语言文学 | 50101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英语 | 50201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西班牙语 | 50205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日语 | 50207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历史 | 风景园林 | 82803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历史 | 会计学 | 120203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物流管理 | 120601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运动训练 | 40202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汉语言文学 | 50101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英语 | 50201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西班牙语 | 50205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日语 | 50207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风景园林 | 82803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会计学 | 120203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物流管理 | 120601 | 不限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70101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物理学 | 70201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化学 | 70301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080202H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80203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业设计 | 80205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80601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自动化 | 80801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0901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软件工程 | 80902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字媒体技术 | 80906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80907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80910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82402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林学 | 90501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临床医学 | 100201 | 化学+生物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预防医学 | 100401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药学 | 100701 | 化学 |
2027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医学检验技术 | 101001 | 化学 |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享有“北国之花、大学之华”的美誉。
学校于1999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四校前身分别为创办于1906年的吉林初级师范学堂、创办于1928年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创办于1952年的吉林省林业学校和创办于1920年的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是吉林省现代教育的发祥地。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16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045人、本科生25036人、专科生1898人、来华留学生189人。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学校坚守百年办学传承,始终根植吉林大地,致力服务振兴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累计培养了近30万各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