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辽宁招生中,历史组和物理组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有所不同。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2分,其中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双语教学班)、会计学]596分、广播电视学594分、法学609分、行政管理592分,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3分,其中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590分、地质类(地质工程)597分、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598分、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599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15分、地质类(资源能源)(资源勘查工程)603分。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存在差异,以下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辽宁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及相关信息。
院校代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1 | 行政管理 | 592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7 | 广播电视学 | 594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2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双语教学班)、会计学] | 596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0 | 法学 | 609 |
院校代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1 | 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83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2 | 土地资源管理 | 586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1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588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 | 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 | 590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3 | 应急管理 | 590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5 | 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与信息类)(地球物理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 | 593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2 | 地质类(地质工程) | 597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4 |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 | 598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3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 | 598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3 | 地质学 | 599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 | 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 | 599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5 | 测绘类(测绘与信息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603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石油工程 | 603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7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 | 603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 | 地质类(资源能源)(资源勘查工程) | 603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4 | 地球物理学(国家拔尖计划) | 605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 | 地质学类(国家拔尖计划,国家理科基地班)(地质学) | 610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6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614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7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15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1 | 电子信息类(未来技术学院)(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海洋科学) | 617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8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620 |
49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4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21 |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校园概貌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现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47435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67111平方米。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