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近年来热度攀升,但“容易考过”的学校并非指教学质量低,而是综合招生规模、报录比、试题难度等因素后的高性价比选择。2026年心理学考研趋势呈现“学硕缩招、专硕扩招”的特点,部分院校新增心理学专业或扩大招生名额,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双非师范类院校:这类院校心理学专业底蕴深厚,就业认可度高,且招生规模大。
如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招生人数连续5年稳定在60人以上,2025年复试线为国家线(353分),报录比4:1,试题以基础理论为主,参考书单明确(《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5本),备考难度低。
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2025年报录比3.5:1,复试线340分(低于国家线5分),且接收少量调剂,适合跨专业考生报考。
省属综合类院校:这类院校竞争压力小,且部分院校有新增专业红利。
如聊城大学2024年新增应用心理专硕,2025年招生30人,报录比仅3:1,复试线为国家线,试题侧重实操应用,参考书较少(仅3本)。
江苏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2025年招生45人,报录比4.2:1,复试淘汰率12%,且学校提供免费的考研真题和备考资料,对考生支持力度大。
判断一所学校心理学考研是否“容易”,需重点关注三个指标:
一是报录比,通常报录比低于5:1的院校竞争压力较小;
二是复试分数线,以国家线为基准,分数线贴近国家线或仅高出5-10分的院校更易上岸;
三是试题难度,主观题占比低、侧重基础知识点考查的院校备考门槛更低。从院校类型来看,双非院校中的师范类、综合类院校,以及部分省属重点院校,是“容易考过”的主流选择,这类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成熟,招生规模稳定,且竞争远小于985、211院校。
此外,招生政策也影响报考难度。部分院校心理学专硕采用“非全日制+全日制”同步招生模式,非全日制名额较多且分数线更低;还有院校接收调剂名额较多,一志愿报考若未达复试线,调剂成功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