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新高考模式已在绝大多数省份实施。报考东北大学时,考生必须特别注意目标专业对选考科目的具体要求,否则将无法填报该专业志愿。本文整理了东北大学各专业的选科要求对照表,供全国新高考省份(包括“3+3”和“3+1+2”模式)考生参考。请注意:语文、数学、外语为所有考生必考科目。选考科目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中选择3门。
东北大学各专业选科重要说明:
1、学校专业设置及选科要求可能调整。
2、正式填报志愿时,请务必以东北大学当年官方公布的最新要求为准。
3、本文内容如有变动,亦以学校最新公布信息为准。
年份 | 院校名称 | 层次 | 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俄语、德语)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公共管理类(法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新闻学)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设计学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历史 | 音乐表演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运动训练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历史 | 人文科学试验班(政治教育、哲学) | 政治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俄语、德语)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公共管理类(法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新闻学)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设计学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音乐表演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运动训练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理科试验班(化学、应用化学)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科试验班(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1)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科试验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2)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经济管理试验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 | 不限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程力学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类(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智能制造工程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人工智能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自动化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业智能)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自动化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器人工程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1)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2)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物联网工程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采矿工程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智能采矿工程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化学 |
2026 | 东北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智能医学工程 | 化学 |
不同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和“学习难度”差异极大,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避免“盲目追求冷门或热门”。
选科组合 | 专业覆盖率(参考) | 学习难度 | 适配方向 |
---|---|---|---|
物理+化学+生物 | 95%以上(最高) | 高(理科硬核) | 理工科、医学、药学、生物科学 |
物理+化学+地理 | 90%左右 | 中高(地理偏理科,记忆量少) | 理工科(如地质、环境、测绘)、部分文科专业 |
物理+生物+地理 | 70%左右 | 中(避开化学难点,适合物理强、化学弱) | 部分医学(需看高校要求,部分不接受)、生物工程、环境科学 |
历史+政治+地理 | 40%左右(传统文科) | 中(记忆量多,逻辑难度低) | 人文社科(汉语言、历史、法学、新闻)、教育学 |
历史+化学+生物 | 50%左右(交叉组合) | 中(文科+理科,适合偏文但想报医学/生物) | 部分医学(需确认高校要求,部分接受)、生物科学、文物保护 |
历史+政治+化学 | 45%左右 | 中(文理兼顾,适合想考公但有理科兴趣) | 法学(部分高校无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化学相关专业(少) |
1、警惕四大陷阱
唯分数论:仅凭当前成绩选择,忽视学科难度变化(如初中地理简单,高中区域地理复杂度骤增)。
盲目跟风:扎堆选择“物化政”等高覆盖率组合,导致竞争加剧且学习压力过大。
侥幸避强:试图通过冷门科目获取赋分优势,但学霸往往集中在物理、化学,反致竞争失衡。
频繁变动:选定后因短期困难更换组合,造成知识体系断层和文化课进度落后。
2、决策流程标准化
步骤一:高一入学时完成职业兴趣测评+学科能力测试;
步骤二:研究目标院校近3年选科要求及录取分数线;
步骤三:结合学校提供的模拟选科数据(如有),预演不同组合的报考可行性;
步骤四:与家长、教师充分沟通,制定“首选+备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