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在申请出国时具有显著优势,包括政策支持、语言环境、学历认可度及奖学金机会。考生需优先选择教育部认证的优质项目(如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并关注目标国家的课程衔接与就业资源。注意规避学费过高及文化适应风险,以最大化利用合作办学的国际竞争力。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出国的学生人数因学校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自2018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以来,7年间,项目毕业生境外深造比例达49.89%,除2021届外,本科最后一年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学生群体,境外深造平均比例为82.78%。
西交利物浦大学:2022届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占比高达84.58%,其中英国是升学国家的榜首,占比75%,还有10.93%的毕业生赴澳洲留学,8.49%赴美国。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2届中国籍毕业生有110人,48.51%选择境外升学。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共有1618人,出国/出境深造1223人,占比75.59%。
温州肯恩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595人,其中313人选择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继续深造,占比52.6%。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有不少学生选择出国深造,一些学校的出国比例甚至超过了50%。这主要是因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常采用国际化的教育模式,与国外高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出国渠道和机会。
这些数据仅代表特定学校和年份的情况,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份的出国比例可能会有所波动。建议在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除了关注出国比例外,还应综合考虑教学质量、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多个因素。
一、政策支持与流程优势
教育部认证保障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通过教育部审批,毕业生学历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后,效力等同国内研究生学历,可用于考公、考研及就业(如北京交通大学深造率超75%)。
免统考申请制
部分项目(如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无需参加全国统考,通过申请制录取,一年内提供多次申请机会,录取概率显著提升。
学制灵活
学制多为1-2年,授课方式灵活(如周末班或在线学习),适合在职人员(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项目)。
二、语言与学术优势
全英文教学环境
西交利物浦大学外籍教师占比超70%,学生通过双语课程强化英语能力,减少海外适应期。
语言成绩要求降低
部分项目接受高考英语成绩(如中央财经大学-维多利亚大学项目),或提供英语强化课程,降低语言门槛。
学术衔接优势
课程设置与国外接轨(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国外教材),学生可提前适应国外教学模式,提升申请竞争力。
三、录取率与奖学金政策
低分高录机会
部分项目录取分数线低于同校普通专业(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外合作专业),为成绩中等考生提供升学路径。
奖学金覆盖高
GPA奖学金:长春财经学院项目GPA≥3.0可减免50%学费(年均减免6.5万元)。
语言奖学金: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校为英语成绩优异者提供专项奖励。
保研资格
毕业生可获中外双学位,部分项目(如北京理工大学)与国外名校合作,直接衔接硕士课程。
四、目标国家认可度与就业竞争力
国际认可度高
欧美国家:德国工程类(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澳大利亚商科(中央财经大学-维多利亚大学)项目认证通过率高。
亚洲国家:日本项目(厦门大学-吉备国际大学)需确认教育部备案。
就业竞争力强
外企就业率:92%毕业生进入德勤、普华永道等全球知名企业(如上海纽约大学平均年薪10万+)。
创业补贴:部分城市提供6-10万元创业补贴及税收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