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师范学院在贵州的录取分数线因选考科目物理类/历史类和专业差异呈现明显不同。其中朝阳师范学院历史类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51分位次为42273位;物理类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06分位次为141494位;物理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为384分位次为160125位;历史类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51分位次为42126位;物理类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369分位次为170747位;历史类市场营销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35分位次为49005位;历史类现代文秘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30分位次为51342位;历史类大数据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40分位次为46828位等。如果考生和家长准备报考朝阳师范学院,可以多关注一下朝阳师范学院最新的招生政策和动态。
选科招生类型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 |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01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382 | 161518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02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384 | 160125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03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383 | 160534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04 | 应用电子技术 | 379 | 163793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0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386 | 158190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06 | 数字媒体技术 | 379 | 163832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07 | 化工生物技术 | 384 | 159995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08 |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 361 | 175710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09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378 | 164148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10 | 广告艺术设计 | 367 | 172283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11 | 旅游管理 | 369 | 170747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12 | 大数据与会计 | 387 | 157600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13 | 动漫制作技术 | 390 | 155573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14 | 大数据技术 | 383 | 161162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15 | 小学数学教育 | 406 | 141494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16 | 学前教育 | 378 | 164498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17 | 小学科学教育 | 394 | 151895 |
物理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518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379 | 163608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01 | 学前教育 | 450 | 42731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02 | 小学语文教育 | 460 | 38275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03 | 现代文秘 | 430 | 51342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04 | 广告艺术设计 | 451 | 42126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05 | 旅游管理 | 433 | 49892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06 | 现代物流管理 | 439 | 47428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07 | 市场营销 | 435 | 49005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08 | 大数据与会计 | 454 | 40899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09 | 动漫制作技术 | 451 | 42273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10 | 大数据技术 | 440 | 46828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1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439 | 47518 |
历史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112 | 数字媒体技术 | 429 | 51644 |
艺术类 | 朝阳师范学院 | A01 | 美术教育 | 499 | -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并非2025年朝阳师范学院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朝阳师范学院在贵州专业录取分数及最低位次,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含有加分和降分。
朝阳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位于辽宁省朝阳市。
学校始建于1960年,时名朝阳师范专科学校,朝阳教育学院、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朝阳职工大学先后并入,1993年更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迁入现址,2024年升格为朝阳师范学院。
学校立足朝阳,面向辽西,辐射辽冀蒙,先后为农村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培养了6万余名优秀师资和2万余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形成了师范教育为主体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和“面向农村、面向中小学、突出师范性、突出地方性”的办学特色。先后荣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六百余项,是辽宁省“首批”双高院校,辽宁省兴辽卓越院校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