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甘肃新高考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多数大学不限选科要求。其中安徽工程大学、长春建筑学院、武汉学院、衡水学院、天津商业大学等,在甘肃招生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无论是首选历史还是物理,选科要求都是不限。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科,同时多关注各高校后续发布的招生简章和选科要求。
年限 | 大学名称 | 首选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7 | 三亚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上海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上海理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东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东北电力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东华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国传媒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国传媒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国海洋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山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云南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云南工商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云南财经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佛山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兰州城市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兰州工业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兰州财经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内江师范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内蒙古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北京印刷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北方民族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华中科技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华南理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京传媒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京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京理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京邮电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宁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昌交通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昌工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阳师范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厦门工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周口师范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咸阳师范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国防科技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复旦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天津商业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天津师范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太原科技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安庆师范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安徽三联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安徽农业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安徽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安徽工程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安徽新华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安徽理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科技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西农业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西大同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东医科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东科技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州软件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西科技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成都东软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成都理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成都锦城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新余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新疆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新疆理工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昆明文理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昌吉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武昌理工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武汉东湖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武汉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武汉工程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武汉理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武汉科技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江苏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江苏师范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江西理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池州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沈阳城市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沈阳工业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沈阳理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沈阳科技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河北金融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河海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洛阳理工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浙江农林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浙江师范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浙江理工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海南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海口经济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淮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渤海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湖北工业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湖南农业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2027 | 湖南大学 | 物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智能科学系在2003年提出成立的,智能科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由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学系等10个系(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性本科专业,覆盖面很广。专业涉及机器人技术,以新一代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微机电系统(MEMS),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新一代的人-机系统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