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海南新高考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多数大学不限选科要求。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山西医科大学、长沙医学院等,在海南招生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无论是首选历史还是物理,选科要求都是不限。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科,同时多关注各高校后续发布的招生简章和选科要求。
年限 | 大学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选科要求 |
---|---|---|---|---|
2027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上海交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上海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上海理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东北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082601H | 物理+化学 |
2027 | 东南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北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南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南民族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国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中山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佳木斯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生物 |
2027 | 内蒙古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北京化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北京工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北京理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华中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京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京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京邮电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华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方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南昌航空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合肥工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吉林医药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四川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复旦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天津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天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天津工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安徽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山西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川北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常州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东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东药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州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州新华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广西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成都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生物 |
2027 | 承德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新乡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新疆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昆明理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生物 |
2027 | 暨南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桂林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江苏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沈阳工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沈阳药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河南师范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河南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河南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082601H | 物理+化学 |
2027 | 浙江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海南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深圳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温州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湖北科技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湖南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湖南工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牡丹江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电子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福州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空军军医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莆田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西南交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西南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西南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西安交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西安外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西安工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赣南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重庆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长春理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长沙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长治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陆军军医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马鞍山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齐鲁医药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2027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82601 | 物理+化学 |
生物医学工程是结合物理、化学、数学和计算机与工程学原理,从事生物学、医学、行为学或卫生学的研究;提出基本概念,产生从分子水平到器官水平的知识,开发创新的生物学制品、材料、加工方法、植入物、器械和信息学方法,用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病人康复,改善卫生状况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