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在贵州的录取分数线因选考科目物理类/历史类和专业差异呈现明显不同。其中南京工业大学物理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16分位次为41553位;物理类城乡规划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08分位次为46422位;物理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48分位次为24030位;物理类制药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43分位次为26648位;物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80分位次为12112位;物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43分位次为26277位;历史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56分位次为7432位;物理类应用物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52分位次为22496位等。如果考生和家长准备报考南京工业大学,可以多关注一下南京工业大学最新的招生政策和动态。
选科招生类型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 |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02 |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 529 | 33747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03 | 工程管理 | 534 | 31338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0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43 | 26277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05 | 工业工程 | 553 | 22231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06 | 药物制剂 | 539 | 28494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07 | 电子信息工程 | 578 | 12842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08 | 智能建造 | 554 | 21684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09 | 柔性电子学 | 568 | 16071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0 | 建筑学 | 509 | 46089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1 | 城乡规划 | 508 | 46422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2 | 消防工程 | 544 | 25806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3 | 安全工程 | 546 | 25260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4 | 环境工程 | 533 | 31703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5 | 水质科学与技术 | 536 | 30280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6 | 应急管理 | 519 | 39327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7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527 | 34900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8 | 金属材料工程 | 542 | 27150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19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43 | 26330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0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541 | 27377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58 | 19898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67 | 16498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3 | 应用化学 | 544 | 26003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61 | 18737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5 | 化工安全工程 | 534 | 30832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6 | 车辆工程 | 565 | 17392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7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48 | 24030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74 | 14194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2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71 | 15254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0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65 | 17283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1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559 | 19660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2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555 | 21322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65 | 17402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4 | 自动化 | 577 | 13213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80 | 12112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6 | 机器人工程 | 572 | 14916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7 | 药学 | 540 | 28075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8 | 制药工程 | 543 | 26648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39 | 生物工程 | 547 | 24698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45 | 25365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1 | 轻化工程 | 548 | 24025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2 | 通信工程 | 576 | 13522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3 | 11356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4 | 人工智能 | 576 | 13684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46 | 25223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6 | 应用物理学 | 552 | 22496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7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72 | 14995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8 | 工程力学 | 547 | 24601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49 | 交通工程 | 550 | 23291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0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516 | 41553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1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37 | 29506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2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15 | 42204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3 | 测绘工程 | 542 | 27217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4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558 | 20045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5 | 土木工程 | 508 | 46944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6 | 安全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546 | 24938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7 | 环境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518 | 40036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8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家 专项计划) | 543 | 26694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59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 专项计划) | 546 | 25156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60 | 机械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567 | 16723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61 | 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国家 专项计划) | 516 | 41470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62 | 智能制造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562 | 18480 |
物理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563 | 土木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513 | 43251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02 | 工商管理 | 557 | 7254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03 | 会计学 | 584 | 3628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0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56 | 7432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05 | 金融学 | 567 | 5657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06 | 行政管理 | 559 | 6927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07 | 法学 | 591 | 2960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08 | 日语 | 545 | 9388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09 | 英语 | 572 | 5033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10 | 汉语国际教育 | 567 | 5667 |
历史类 | 南京工业大学 | 111 | 西班牙语 | 549 | 8636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并非2025年南京工业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南京工业大学在贵州专业录取分数及最低位次,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含有加分和降分。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历史底蕴深厚、学科特色鲜明、办学成果丰硕。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4万余人。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评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B+等级。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5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8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41-57位;自然指数2024年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3位;软科202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第308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