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江西589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江西589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贵州大学分数线为579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浙江农林大学分数线为579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分数线为587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数线为588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香港城市大学分数线为585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陆军军医大学分数线为589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 历史类 | 586 | 本科批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历史类 | 589 | 本科批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四川 | 物理类 | 581 | 本科批 |
湖北大学 | 湖北 | 历史类 | 580 | 本科批 |
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581 | 本科提前批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84 | 本科批 |
新疆大学 | 新疆 | 历史类 | 582 | 本科批 |
海南大学 | 海南 | 历史类 | 588 | 本科批 |
广东财经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588 | 本科批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583 | 本科批 |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 | 历史类 | 579 | 本科批 |
南京审计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81 | 本科批 |
中国计量大学 | 浙江 | 历史类 | 591 | 本科批 |
云南大学 | 云南 | 历史类 | 581 | 本科批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87 | 本科批 |
广西大学 | 广西 | 历史类 | 581 | 本科批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583 | 本科批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物理类 | 581 | 本科批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588 | 本科批 |
西北大学 | 陕西 | 物理类 | 582 | 本科批 |
浙江财经大学 | 浙江 | 历史类 | 582 | 本科批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 物理类 | 585 | 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586 | 本科批 |
江苏大学 | 江苏 | 历史类 | 582 | 本科批 |
国际关系学院 | 北京 | 物理类 | 581 | 本科提前批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 | 历史类 | 579 | 本科批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 | 历史类 | 581 | 本科批 |
上海戏剧学院 | 上海 | 历史类 | 582 | 本科批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84 | 本科批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583 | 本科批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586 | 本科批 |
西南财经大学 | 四川 | 物理类 | 589 | 本科批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安徽 | 历史类 | 583 | 本科批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 | 物理类 | 583 | 本科批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79 | 本科批 |
河海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90 | 本科批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584 | 本科批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陕西 | 物理类 | 579 | 本科提前批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上海 | 物理类 | 580 | 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 物理类 | 584 | 本科批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河北 | 物理类 | 587 | 本科批 |
苏州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79 | 本科批 |
西南政法大学 | 重庆 | 历史类 | 587 | 本科提前批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87 | 本科批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 | 物理类 | 586 | 本科批 |
中南民族大学 | 湖北 | 历史类 | 585 | 本科批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 | 历史类 | 589 | 本科批 |
陆军军医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589 | 本科提前批 |
集美大学 | 福建 | 历史类 | 580 | 本科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 历史类 | 584 | 本科批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8年多源汇流成立北京机械学院,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归机械电子工业部领导。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78年创建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正式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于19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年起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领衔医学教育机构。院校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引领我国医学科技教育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教育人才辈出,科研硕果累累,医疗领衔行业,为我国现代科学医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立之初,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创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现代公共卫生教育,取得了“北京猿人研究”“单体***提取”“黑热病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根治绒毛膜上皮癌化学疗法的创建与推广、我国抗生素自主研发和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院校培养了包括张孝骞、张锡钧、钟惠澜、林巧稚等在内的55位医药卫生领域两院院士,为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等国内众多重要医学和卫生机构的建立提供了人才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