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安徽57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安徽572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陆军军医大学分数线为571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青岛科技大学分数线为571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蚌埠医科大学分数线为563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沈阳工程学院分数线为564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数线为566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苏州科技大学分数线为574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常州大学 | 江苏 | 历史类 | 568 | 本科批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 北京 | 历史类 | 565 | 本科提前批 |
武汉工程大学 | 湖北 | 物理类 | 564 | 本科批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 | 历史类 | 571 | 本科批 |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 | 历史类 | 568 | 本科批 |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 | 物理类 | 568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北京语言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71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 | 物理类 | 566 | 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 历史类 | 570 | 本科批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 | 物理类 | 572 | 本科批 |
延边大学 | 吉林 | 历史类 | 571 | 本科批 |
宁波大学 | 浙江 | 物理类 | 564 | 本科提前批 |
西藏大学 | 西藏 | 历史类 | 567 | 本科批 |
新疆大学 | 新疆 | 物理类 | 564 | 本科批 |
陆军军医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571 | 本科批 |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 | 物理类 | 570 | 本科批 |
沈阳理工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567 | 本科批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 | 历史类 | 571 | 本科批 |
安徽财经大学 | 安徽 | 历史类 | 563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新疆 | 历史类 | 572 | 本科批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重庆 | 历史类 | 567 | 本科批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河南 | 历史类 | 567 | 本科批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 | 物理类 | 565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 物理类 | 566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 | 历史类 | 563 | 本科批 |
青岛大学 | 山东 | 历史类 | 572 | 本科批 |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 | 物理类 | 567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深圳技术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571 | 本科批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573 | 本科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 | 历史类 | 573 | 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青海 | 历史类 | 568 | 本科批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66 | 本科批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历史类 | 568 | 本科批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安徽 | 历史类 | 563 | 本科提前批 |
浙江科技大学 | 浙江 | 物理类 | 565 | 本科批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574 | 本科批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 物理类 | 571 | 本科批 |
江苏师范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74 | 本科批 |
蚌埠医科大学 | 安徽 | 物理类 | 563 | 本科提前批 |
杭州医学院 | 浙江 | 物理类 | 563 | 本科批 |
温州医科大学 | 浙江 | 物理类 | 573 | 本科批 |
华侨大学 | 福建 | 历史类 | 563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569 | 本科批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天津 | 历史类 | 573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567 | 本科批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565 | 本科批 |
南通大学 | 江苏 | 历史类 | 570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辽宁科技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571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 | 物理类 | 568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中国戏曲学院 | 北京 | 历史类 | 566 | 本科批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蚌埠医科大学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2023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
学校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陆军军医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
浙江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由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于1980年创办。2022年成为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经过40多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国际化办学和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杭州小和山、湖州安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900余亩。设有17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56个本科专业,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0000余名,来华留学生1500余名。
河南农业大学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120余年的办学历程,见证了河南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见证了河南近现代农业教育的历史。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7年与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成为农业农村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