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黑龙江635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黑龙江635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分数线为602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为615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中国医科大学分数线为608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为608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香港中文大学分数线为608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分数线为611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17 | 本科批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07 | 本科批 |
南开大学 | 天津 | 历史类 | 624 | 本科批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广东 | 历史类 | 603 | 本科提前批 |
外交学院 | 北京 | 历史类 | 602 | 本科提前批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601 | 本科批 |
浙江大学 | 浙江 | 历史类 | 633 | 本科提前批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 | 历史类 | 608 | 本科提前批 |
湖南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601 | 本科批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601 | 本科批 |
吉林大学 | 吉林 | 历史类 | 625 | 本科提前批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北京 | 物理类 | 611 | 本科提前批 |
上海海关学院 | 上海 | 物理类 | 604 | 本科提前批 |
山东大学 | 山东 | 历史类 | 605 | 本科批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 | 历史类 | 600 | 本科提前批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04 | 本科批 |
厦门大学 | 福建 | 历史类 | 616 | 本科批 |
中山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618 | 本科批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620 | 本科批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江苏 | 历史类 | 607 | 本科批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历史类 | 615 | 本科批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10 | 本科批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河北 | 物理类 | 621 | 本科提前批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18 | 本科批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 | 物理类 | 603 | 本科批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 | 物理类 | 602 | 本科批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物理类 | 602 | 本科批 |
中南大学 | 湖南 | 历史类 | 603 | 本科批 |
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河南 | 物理类 | 604 | 本科提前批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17 | 本科提前批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01 | 本科批 |
广州医科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605 | 本科批 |
中国医科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608 | 本科批 |
重庆大学 | 重庆 | 历史类 | 609 | 本科批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广东 | 物理类 | 601 | 本科提前批 |
国际关系学院 | 北京 | 物理类 | 599 | 本科提前批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14 | 本科批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99 | 本科批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物理类 | 603 | 本科批 |
同济大学 | 上海 | 历史类 | 629 | 本科批 |
西南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605 | 本科提前批 |
天津大学 | 天津 | 历史类 | 602 | 本科批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物理类 | 602 | 本科批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 物理类 | 626 | 本科提前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608 | 本科批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629 | 本科批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 | 物理类 | 636 | 本科批 |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 | 物理类 | 604 | 本科批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历史类 | 610 | 本科批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619 | 本科批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训词》,1959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铁路管理学校和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学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地处北京海淀中关村科技园区,西望颐和园,东临圆明园,毗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精英荟萃,人杰地灵,地理位置和教育科研环境优越。
国际关系学院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全国重点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学校以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核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要求高、专而精”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卓越人才为己任,建设在国际问题等领域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大学。学校促进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多领域、高层次的中外合作教育,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多年来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传播媒体等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