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湖南658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湖南658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北京大学分数线为660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上海交通大学分数线为657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北京邮电大学分数线为649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分数线为613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湖南师范大学分数线为613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哈尔滨工程大学分数线为616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复旦大学 | 上海 | 历史类 | 650 | 本科批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30 | 本科提前批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20 | 本科批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广东 | 历史类 | 613 | 本科批 |
东南大学 | 江苏 | 历史类 | 623 | 本科批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历史类 | 614 | 本科批 |
浙江大学 | 浙江 | 历史类 | 630 | 本科提前批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18 | 本科批 |
中山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628 | 本科批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37 | 本科批 |
同济大学 | 上海 | 历史类 | 615 | 本科批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浙江 | 物理类 | 631 | 本科批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历史类 | 613 | 本科提前批 |
深圳理工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627 | 本科批 |
厦门大学 | 福建 | 历史类 | 627 | 本科批 |
山东大学 | 山东 | 历史类 | 616 | 本科批 |
中国药科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623 | 本科批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 物理类 | 637 | 本科批 |
重庆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638 | 本科批 |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 | 物理类 | 619 | 本科批 |
吉林大学 | 吉林 | 物理类 | 613 | 本科批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17 | 本科批 |
上海大学 | 上海 | 物理类 | 613 | 本科批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615 | 本科批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 | 历史类 | 615 | 本科提前批 |
湖南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614 | 本科提前批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621 | 本科批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20 | 本科批 |
深圳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617 | 本科批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历史类 | 617 | 本科批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物理类 | 622 | 本科批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638 | 本科批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33 | 本科批 |
天津大学 | 天津 | 物理类 | 639 | 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 物理类 | 644 | 本科批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620 | 本科批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15 | 本科批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614 | 本科批 |
苏州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620 | 本科批 |
军事航天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20 | 本科提前批 |
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河南 | 物理类 | 627 | 本科提前批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15 | 本科批 |
武汉大学 | 湖北 | 历史类 | 629 | 本科提前批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广东 | 历史类 | 640 | 本科提前批 |
中南大学 | 湖南 | 历史类 | 618 | 本科批 |
南开大学 | 天津 | 历史类 | 625 | 本科提前批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物理类 | 622 | 本科批 |
四川大学 | 四川 | 历史类 | 618 | 本科提前批 |
山东大学(威海) | 山东 | 物理类 | 615 | 本科批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629 | 本科提前批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29年,提出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愿景,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98年获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有本科专业93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化、数学、一般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哲学、生物学入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生物学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计划,获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发育生物学与生物育种学科群入选湖南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艺术学18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国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花鼓戏)、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动物多肽药物创制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4个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8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种质资源库,1个湖南省双碳研究院,7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是湖南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拥有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拥有11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8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5个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湖南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湖南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规划教材33种,全国教材建设奖6项,入选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教材1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单位、“国优计划”试点高校,是教育部、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湖南)。